第351章 揮手自茲去(1 / 2)

禮部作為大明朝一直以來的主流,這個清貴衙門,一直以來也是各路自譽為大明朝忠臣良鄉的聚聚之所。

總之一句話,不管是都察院還是六部所涉及到的事情,所不敢管的事情,哪怕就是錦衣衛不敢管,他們禮部的清流們也敢跳出來。質問皇帝,質問大明朝所有的臣民。

中國傳統的文化之中,自從商鞅變法以後便在這近三千年的時光之中,將忠列在了第一位。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可僅僅隻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字,卻在幾千年的文化長河裡不斷的被玩出了新的花樣。忠於皇家是忠,忠誠於天下也是忠誠……如此寬泛,更使得這所謂的枷鎖便是靈活自由了許多。

文死諫,武死戰。隻是聖人所說的開明政治的來源。時至今日,“文死諫”更是許多的文人士大夫的畢生追求。因此禮部的這群官員們,總是在捕捉這社會上所發生的任何異常的事物,在通過一番春秋筆法成為攻擊帝王的武器。今天的三大殿著火是,前幾次的三大殿著火也依然是。

人怕出名豬怕壯,隻可惜在大明朝則是反了過來。在大明朝當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出名!不管是以一手好青詞出名,以奸臣示人的嚴嵩;還是因為清廉,活活將自己女兒都餓死,死後沒有銀子下葬的海瑞。他們在大明朝的官場上都是出名的人物,也正是他們的名氣在不斷的支撐著他們在朝堂之上越走越遠。

甚至海瑞這樣一個有些刻板的官吏,一個舉人出身的落魄讀書人以至於在隆慶年間成為了正二品的官員,並且還獲得了太子太保的殊榮。

禮部的這些所謂的“清流”也正因為如此才不斷的走上彈劾皇帝的這條道路上。對這些喜好名利的讀書人來說,這可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哪怕自己到時候因為言辭過激,被皇上杖殺,自己更是可以名留青史,為自己的子孫後輩留下一個好名聲,也為自己換得了單開一頁族譜的機會。

如此一本萬利的買賣,無不讓人趨之若鶩。隻可惜這群腐儒們並不會很好吸收曆史的教訓。上書直諫有時候會讓他們成為張璁僅僅入仕幾年,但卻位列台閣。可更也有可能讓他們成為楊慎,無奈在雲南偏遠山區中寫下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儘英雄。

而且成為楊慎的前提更是得有一個好屁股,不然兩次的庭杖隻怕大部分文官們隻能成為史書上那輕描淡寫的一個名字。

“說還是不說!”

北鎮撫司的詔獄裡麵,劊子手楊寰正在擺弄著他的一係列刑具。手中一柄看似應該是用來剔骨的彎刀,在昏暗的房間中閃爍著令人膽寒的光芒。

“說還是不說。”

隻見楊寰拿著那剔骨的彎刀熟練的在一個被綁在架子上的男人身上劃過。似是劃過神經,居烈的刺痛感讓男人忍住的的掙紮起來。脖子上那一根根青筋更是忍不住的全部暴跳起來。

男人看著眼前的蒙古國,儘管手腳完全被束縛住,可還是掙紮著想要和麵前這魔鬼一樣的人拚命。

“喲,還是不服。終究還是小看了我們北鎮撫司不行!”

楊寰拿著彎刀,靜靜的坐到了椅子上看著麵前的男人,厲聲的說道。

話音落下,昏暗的詔獄裡麵立刻爆發出令人感到陰森,恐怖的笑聲。

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