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福建倭亂(2 / 2)

皇城中這一份奏章也是很快傳到了朱由校的書案上。隻是這位年輕的皇帝,看這樣一則慘痛的消息確是忍不住的笑了笑。

從八大家商人,再到前不久的正在施工中的三大殿慘遭天雷擊中,引發出如此大的輿情。朱由校無比的清楚大明朝的這些文官,尤其是那些不擇手段的所謂清流。

自魏晉南北朝開始,中國原先的經濟文化中心北方便陷入了不斷的戰亂之中。在這種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讀書人逃到了南方。也正因如此帶動了南方的文化越來越繁榮。

文化繁榮的背後,更重要的一個推力便是經濟。海運在這個時代已經非常發達,南方的士大夫們憑借著特殊地位,開始逐漸搞起了走私貿易。走私貿易所帶來的利潤是巨大的,甚至相比於北方人和女真人做生意所產生的利潤。通過南方自私絲綢這些東西所要獲取的利潤則是更加龐大。

以至於自從鄭和下西洋後,大明朝在文官的把持下逐漸采取了禁海的措施。而這些禁海,其實際上的目的則應該是要將朝廷所主導的對外貿易,逐步的變成個人自私。

以至於明朝一直在禁海,可東南亞,馬六甲到處都有明朝人繁衍生息的根據地。

為了完成這一目標,為了獨自完成對海外的貿易壟斷,以至於在成化年間為了大明朝對外交流,更是為了獲取海外貿易。朱見深還沒剛剛準備調去當年鄭和下西洋的文檔,再次組織一次下南洋。這一係列的重要物資卻,在一夜之間全被當時的兵部侍郎劉大夏一把火全都給燒了。

對於大明朝這些貪得無厭的文官們來說,走私貿易隻有他們自己能搞。朝廷不能搞,其他個人也不能搞。隻有他們這些讀書人,才能帶領自己的家族下南洋,下西洋爭奪利益。

嘉靖年間所謂的倭亂實際上不也是全在這個原因。所謂的倭寇,本身就是對當時入侵朝鮮,中國沿海各地的日本海島集團的統稱,不就是在劫掠以外主要是進行走私貿易的利益集團。

但在這群所謂的倭寇中,實際上又有幾個是日本人?王直,徐海乃至於後來的鄭成功家族,他們不也都是以海盜倭寇起家。

“陛下這件事……”

沒等一旁的王象乾把話說完,朱由校重重的把手中的奏書丟到了桌子上。

“大司馬,福建沿海有一個叫李旦的海商你聽說過嗎?”

“陛下,這個李旦臣還真沒聽說過?陛下是懷疑這件事和這個叫李旦海商有關?”

王象乾一臉疑惑的看著坐在書案上的朱由校,疑惑的問道。

“不,朕隻是問問。既然福建出了這麼大的案子,南居益這個福建巡撫可是則無可貸!朕還不相信了,已經被戚少保殺的屁滾尿流的一幫子浪人還能掀起什麼風浪。告訴南居益給我看好福建。另外調廣東水師司令俞谘皋還有朕的小戚將軍以及山東的袁可立,當他們立刻派兵從台灣海峽,浙江沿海一點一點的搜。朕不要活的,找到一個,給朕殺一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