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挑動神經(1 / 2)

蘇州織造和這個新成立的什麼對外貿易公司強強聯手的消息,很快便在整個南方傳蕩開來。隻是開始這些愚昧的大夫們,依舊還隻是認為這不過是皇帝一場對外的“恩寵”罷了。無非是小皇帝想要效仿他的祖先,效仿隋煬帝來一個萬邦來朝。

可伴隨著泉州港第一批滿載絲綢的船隊,浩浩蕩蕩的揚帆遠航,朝著世界列強在東南亞的彙聚地慢慢是駛去。這群自詡為聰明的商人沒想到,皇宮之中的皇帝居然已經將目光盯到了這塊肥肉上。

在鄭家的強大勢力支持下,在廣州水師那強大的海軍護送下,大明朝第一次正式的對海外貿易拉開了序幕。一行數十艘大船,緩緩的朝著日本駛去。

看著這場有官方背書的對外貿易活動,大明朝的商人們,如遭霹靂一般。隻能看著皇帝膽大妄為的將手,插進了他們的口袋裡。

作為大明朝最富饒的地區,南方自從明武宗以後事實上便已經形成了“聽調不聽宣”。承平日久,文化經濟高度發達南方早已經在精神上成為了割據一方。尤其是在近百年時間,通過特定利益結合而成的南方官員牢牢的把持著朝政,這也使得在南方的私利重要性上遠遠大於朝廷的公利。

無論哪個朝代,亦或者是哪個時代。王朝覆滅,政權更迭。往往隻有一個原因,大部分的統治者並不是不知道病灶所在,隻是在強大的既得利益麵前改革往往根本沒辦法推進,沒意義的改革隻會逐步的消磨著王朝的生機。尤其在王朝的後期,一個個既得利益團早已經形成了嚴密的組織體係,上下一心。而大明朝這群南方的仕紳們,同樣也是屬於這樣一群既得利益集團。

依靠對外走私,南方的商人在短暫的時間積累了無窮無儘的財富,而這些財富最主要的表現便是白銀,因此在隨後的張居正改革中,白銀逐漸代替了鈔法成為了最主要的貨幣。並且精明的大明朝商人們,牢牢的記住的祖先的經驗,記住了學而優則仕這個道理。為了財富的擴大,這群商人們隻能選擇最穩妥的一條路——培養官員。一個家族,傾儘全力,培養出一名優秀的士子,同樣這名士子在出人頭地之後,更會傾儘全力幫助自己的家族。

文官和商人這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最上層,和最底層階級此刻形成了完美的閉環。

蘇湖熟,天下足。可蘇湖熟,何嘗對大明朝那即將乾涸的國庫來說,又不是一場甘霖。即便是在這個嚴重依靠農業稅收為主要來源的時代,長江以南的廣大區域,依然還是貢獻了大明朝超過六成的稅收。

可人總是貪婪的。一旦手中擁有了權利,又怎麼能輕易的將到嘴中肥肉慢慢吐出去。更何況現在被吐出去的是他們最賴以生存的海外貿易,蠶桑絲綢。

大明朝的官員們,這些勤勤樸樸的讀書人,往往都是一個家族的核心。雖然這群忙著搞政治的狀元郎們,沒有任何時間從事商業,但他們的親屬卻替他們代為把持了不少。

每一個官員,他的背後都有一個家族。而如今應天府裡,城中最熱鬨的一座酒樓早已經被包場。外麵更是有無數喬裝打扮的兵丁,安安靜靜的守護著這周圍的一切。生怕發生馬上驚擾到這酒樓裡麵的大人物們。

“魏國公,咱們江南各處可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咱們在場的諸位可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啊!您老說說朝廷現在這是要搞什麼事啊!突然搞了這一出,成立個什麼海外貿易公司,這不是要掠之於民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