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時間,縱橫征伐,曾經強盛的蒙古帝國在已經分崩瓦解,現如今在在這片草原上早已經形成了科爾沁,察哈爾,土默特,喀爾喀四大部落。以這四大部落為主,加以其他十餘的小部落輔佐,這便構成了蒙古的新貌。
兩百多年的征伐,使得草原一直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人口規模上。四十萬戶蒙古,直到今天草原上依然還是這個規模。連續的戰爭讓蒙古人渴望著和平,可是和平總是來之不易。
在草原上,沒有一個部落,或者是再出現一個如同成吉思汗一樣偉大的聖人,重新塑造出草原的團結和安寧。
寒冬臘月,是蒙古人集聚過冬的時節,同時也正是廝殺的好時間。雖然大雪彌漫,騎兵難以通行,可蒙古人的戰馬,就和中華民族一樣,有著一種極強的堅韌氣概。無論是多冷的天,無論是多遠的地方,這些看起來矮小瘦弱的蒙古戰馬,總能馱載著他們背上的漢子達達遠方,完成目標。
東到黑龍江,西到伊利,南到青海,北到西伯利亞,在這一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上,蒙古人騎著矮小的戰馬縱橫馳騁。這裡是他們的家園,這裡有他的祖先,這裡有他們的神靈。可是這裡還有的便是無休止的戰爭。
幸好如今明朝的強勢崛起,除了遠在西伯利亞的蒙古部落以外,其餘各個部落之間的戰火都已經停歇。今後蒙古隻有三個部落,屬於明朝的內蒙古,屬於滿洲的大金蒙古,還有遠在斡難河以北的外蒙古。
有聯合就有犧牲。內喀爾喀,察哈爾,土默特這些部落,占據著整個蒙古部落超過四分之三的人口,而這些肥沃的草場在成為明朝的土地之後,無異於直接導致了努爾哈赤大汗引以為傲的“聯蒙抗明”的政策流產。
自努爾哈赤“十三大恨”起兵抗明,蒙古便是他最先拉攏的對手。隻有少數民族才會懂得少數民族,滿洲缺少的可以在蒙古找回來。自努爾哈赤以後“重蒙抑漢”變成為了清王朝的主流政策。拉攏了蒙古人,滿洲人便有了對抗明朝人的底氣。
於是乎在通過聯姻,結盟以及大量的利益輸送,以科爾沁為代表的若乾蒙古部落,在短時間內便拋棄了曾經的主子林丹汗,轉而對努爾哈赤這個新大汗心悅誠服。而努爾哈赤也憑借著蒙古優秀的騎兵,配合著滿洲發家的根本——優秀的重步軍一道,取得了薩爾滸大捷。徹底的在遼東瓦解了明朝和林丹汗的勢力。
這也使得,奧巴汗曾一度以為,跟著這位雄心勃勃的大汗。或許這一隻從東北密林裡麵鑽出來的“老野豬”真的能夠撬動明朝的根基。
但事實證明,明朝可以失敗一萬次,但是他們不能失敗一次。
看起來日漸昌盛,似乎大明朝的國運站到了“大金”這一邊。可這才幾年過去。
努爾哈赤兵敗渾河,林丹汗慘死大明,就連橫跳的順義王也被大明朝的皇帝生擒,斬首。
有時候奧巴汗不相信國運這一說法,畢竟他們蒙古的玉璽在林丹汗的手上,最終林丹汗不還是淒慘的死在了郊外嗎?可有時奧巴汗也不得不相信國運這個東西。
畢竟科學解釋不了的東西,隻能夠用神學來解釋。
……
悄悄繞過通化城數萬蒙古精銳,便在上千名滿洲士兵的帶領下出現在了紮魯特部落的不遠處。
白雪皚皚,可仍然能夠通過雪堆看到藏在深處的紮魯特部落帳篷。
陣陣炊煙升起,奧巴汗似乎聞到了久違的牛羊肉的味道。在這陣陣飄拂起來的白煙身後,一杯杯醇香的奶茶若隱若現般的出現在了每一個饑腸轆轆的蒙古戰士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