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祀與戎3(1 / 2)

“王……王爺……您……”

小太監話音落下。一直緊盯著前麵失神的徐弘基,猛的轉過腦袋,兩隻眼睛此刻如同盯上獵物的雄鷹一樣,直勾勾的盯著跪在身旁的小太監。二人眼神隻是對視一下,這名稚嫩的小太監立刻恐懼的低下了腦袋。

中國古代講奸臣有鷹視狼顧之象。而此刻徐弘基那崢嶸的臉龐,赫然如同戲劇裡的司馬懿一樣。尖銳的眼神中飽含著無比純粹的憤怒之情,時刻蘊含著淩冽的殺意。

僅僅被徐弘基這樣盯了幾分鐘,跪在地上的小太監仿佛是身上長了虱子一樣,渾身十分不自在。可這樣的“顯貴”麵前,卑微的小太監不敢有絲毫的表現,隻能趁其不注意趕快扭動一下身子。

太監中國古代專製製度下的一種畸形產物。可以說太監是這個古代最可憐的一群人。家庭貧困,無以為生,為了家族隻能委屈自己,從此終身成為一個“殘疾人”。看著前招“太監”的大公公那囂張的模樣,幻想著來到宮廷之中,有朝一日也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可實際上,皇宮之中十萬太監,一介微末小卒,何時才能名震一方。

對於大多數的太監來說,能夠進入皇宮便是最好的一件事。隻要進宮成為皇城裡的太監,對於這些太監們來說,就有了一份鐵飯碗。哪怕是進宮裡當一名地位最低的火者,每個月也能獲得差不多二兩銀子的補助。將這些銀子連帶著打賞攢起來,寄回家裡要不了兩年,曾經屋無片瓦的破爛家庭,也能有上幾間上好的宅子。

可更多的太監,連進入皇宮當一名火者的機會都沒有。明朝十萬太監,這並不是誇張的說法,這還是在朝廷下過嚴苛的法令,禁止民間私自閹割之後的結果。

明朝末年,百姓生活甚至不如豬狗。氣候的變化,和中原大地上不斷的戰爭,讓越來越多的百姓沒了生機。有人曾經考證,萬曆末年中國有一億一千多萬人口,到了順治四年中原大地上僅有不到八千萬人。再這樣惡劣的條件下,任何能夠給自己帶來一絲絲生的希望的機會,沒有生計的百姓都像是抓到救命稻草一樣拚了命的爭奪。

曾經大明朝剛剛建立的時候,朱元璋所頒布的大明律令中,就有明文記載,任何的官紳仕商,在家裡麵不得私自豢養太監,違令者以造反罪論處。可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大明朝那些個稍微有點身份的家庭,哪家哪戶不得養幾個太監,以用來展現自己的家的勢力。

豢養太監,已經成為了民間攀比的一種方式。如此也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造成了太監越來越多。

從事這種服務行業的往往是最可憐的。這些太監往往被視為“家奴”,在不經意間便被要求站隊。

太監雖然是皇帝最親近的人,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可是很多時候,太監隻是宮廷裡爭權奪利的犧牲品。

至少在現在朱常洵身邊當上一個傳旨太監,對於這些小太監來說,可是一件非常要小心的事情。

喜怒無常的皇帝,權傾朝野的大臣,夾在中間的太監。

看著身後那像是在對自己示威的朱常洵,徐弘基心裡還是忍不住的發怒了。他隻想要一個乖乖的提線木偶,而不是給自己找一個“祖宗”。他剛剛才體會到什麼叫權傾朝野,可轉頭發現,原來自己一手扶持的“主子”竟然是這樣一個不甘平庸的人。

“告訴陛下,全麵出了一點小意外,臣這就帶軍隊上去為陛下疏通,一定不會耽誤陛下郊祭太祖。”

緊緊的攥了攥手,徐弘基最終還是冷靜了下來。恭恭敬敬的對著傳旨的小太監說道。

沒有絲毫猶豫,在聽到徐弘基的回答,小太監隻是簡單的起身行禮,便飛速的撤了出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