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坐回位置後,教室裡瞬間恢複了安靜,再沒有議論的嘈雜聲,仿佛剛才這裡並沒發生任何不愉快的事……。
心心以為一切就這樣塵埃落定,即使再委屈,也隻得默默接受。
然而她並不知道,一切的風波卻是因她而起。
吳老師選定的幾個儲備黨員,除了第一名,其餘三個都被暗自分配了任務,吳老師把他們喊進辦公室,對她們進行了叮囑,要她們多和心心做朋友,引導她開朗活潑,不要讓她總是一個人。
之所以選她們幾個,是根據平時觀察發現,她們性格開朗大方,善於交朋友,很有一種積極向上的陽光氣質,對引導孤僻的心心,很有幫助。
而要讓她們自願的引導心心,通過黨員的教導尤為重要,會讓她們感覺到一種責任和榮譽。
但讓吳老師沒想到的是,這樣做竟傷害了心心,他不想心心這樣在意這件事,他隻是對她好奇,想要了解她。
他以為這樣會讓心心從自我的世界走出來,從而接受不一樣的陽光,可是他並不知道,心心比起彆人給予的可憐,她更想要屬於自己的驕傲。
或許他一開始的想法就錯了,自以為對她好的布局,最終卻深深傷了她,讓他們彼此無形中產生了隔閡!
果然後麵得到榮譽的幾個同學,慢慢的開始找心心做朋友,她們總是有意無意的跟她說話,約她一起去操場玩耍,不管做什麼,都特彆照顧她。
心心第一次感受到被真心的對待,那種被關心嗬護的感覺,一度讓她貪念,從未感受過的重視,讓她心裡一陣溫暖。
她曾想不通,那些不屑和自己玩耍的同學,為什麼突然之間,就對自己熱情起來?好像和自己有說不完的話,有那麼一刻,她以為是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她們,讓她們真心對待自己。
可誰也沒告訴她,一切的背後,是吳老師在推波助瀾。而心心每一階段的進步,都會被吳老師密切關注。
在她們的熱情關心下,她們知道了心心是一名留守兒童,很快吳老師也知道了,於是他分配了新任務給三個同學,讓她們輪流邀請心心去家裡做客,那三個同學很是積極的答應了。
當第二個周末到來時,心心坐在凳子上看著那些三三兩兩結伴回家的同學,心裡充滿了無儘的羨慕,她也想體會那種迫不及待的喜悅,可是,她終究體會不了,一想到要回去麵對那些恐懼,就一陣痛苦難捱。
正當她痛苦難捱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了過來:“張心,怎麼還坐在這?走,去寢室收拾一下,跟我去我家,我家有很多好玩的,早想跟你分享了。”
生怕她不答應,還特意加重語氣道:“千萬不要跟我客氣,我好不容易請你去我家,你要不答應,我可會難過的……”。
一邊說,一邊把心心從座位拉起來,大有不跟我回家,誓不罷休的意味。
心心從一開始聽見譚柳發出邀請時,內心就一陣激動,她不想自己正因為這事痛苦時,譚柳就及時出現,還邀請自己。
隻是好奇為什麼會突然邀請自己,一時想不明白,所以才呆愣半天,沒有回答譚柳的話。
如今見譚柳這樣連拉帶勸的熱情,內心一時動容,隻當她真心邀請自己,更把自己當作不一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