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裡他心情複雜道:“媽,楊玉脾氣不好,總是得罪人,如今把全村的人都得罪了,她還是不長記性,搞成如今這般模樣,我雖然對她沒有感情,也不喜她生的那些孩子,但到底是嫁了我,總不能眼睜睜看她們出事,你在家就幫我好好照看下她們,行嗎?”
“我知道,楊玉的脾氣,對你們多有得罪,但你能不能看在我麵上,暫時不要計較她們,在她和彆人發生衝突的時候,多少勸下?……”。
在他們的眼裡,總是覺得楊玉脾氣壞,要去找彆人不痛快,被受的欺辱和挨打都是自作自受。
他們從沒了解過楊玉,或者說根本不想了解,自然的給她分配在惡劣的一類,從內心的嫌棄排斥她。
仿佛一切的根源都是她的錯,是她不知好歹,是她任性妄為,是她刁難蠻橫。
張母聽了張二發的囑咐,心想這個兒子雖然老實,可孝心卻是所有兒子中最好的,對自己的話,從來都心照不宣的聽從,不對自己的決定有一絲意見。
再加上出去打工後,也時常寄來錢,扶持補貼家裡。她知道,自己這個傻兒子,是瞞著楊玉寄錢回來的,在這麼多兒子中,也隻有他不聽媳婦話,反而偏頗父母的。
要不是他老實不中用,說不定自己會喜歡這個兒子。
但終究是這個兒子不討喜,她喜歡其他聰明能乾的兒子,尤其是精明能乾的三兒子。
沒辦法,那個父母不喜歡能力強的孩子呢?
歎口氣,因著這個兒子的愚孝,她終是答應了張二發的叮囑。
今天聽見這悍婦夥同她老公一起上門鬨事時,她開始還很糾結,不想參與,後麵想著剛收了張二發寄來的錢,便不情不願的上來了。
悍婦看見人群中的張母,愣了愣,心想這個張母不是向來不管楊玉的糾紛嗎?怎麼突然在這個時候出來?
即使有千萬不願,但她知道,在這個村裡,這個老婦惹不起,她可是有七個兒子,在村裡,兒子越多,越不敢有人不尊重。
於是她強壓住心裡的怒火,對著張母殷笑道:“伯母?你這是?”
張母沉著臉道:“你過來,我自會同你講……”。
於是悍婦不得跟著張母從人群中離去,漸漸消失在楊玉和心心麵前。
看著突然變故的一切,楊玉惡狠狠的看著她們離去的方向,心裡五味雜陳。
那個自己名義上的婆婆,在自己和外人爭吵時,卻喊了那悍婦,在自己麵前同那悍婦勾肩搭背的離開,那一刻,她感覺她們才是婆媳,自己隻是個無關輕重的陌生人。
她恨,雖然老東西把悍婦喊走了,雖然無形中幫了自己,可是,她心裡的恨卻更濃了。
她不會原諒老東西,一輩子都不會原諒,彆以為這次幫了自己,自己就要對她感恩戴德,她休想。
自己的一切悲慘,都是老東西一手造就的,現在來裝什麼好人,呸,惡心,她不會原諒,永遠不會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