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直在朝著那個方向走,從沒有放棄,她很慶幸,自己的孩子,沒有半途而廢,沒有辜負自己的期望,也一直在努力堅持。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窮人的孩子,懂事的讓人心疼,她從來都知道,可是,她隻能裝作不在意,因為,她們隻有一條路可走,隻有唯一的路可以走……。
還好,自己的孩子爭氣……。
當雅雅也去外地上大學後,老家的城市隻有心心在了,一切似乎都在慢慢變好。
然而,當一切恢複平靜後,地下的波濤洶湧,又悄然而至。
自楊明離世後,馬梅漸漸不願意回去了,獨留兩個老人在家,她放心不下,而且她越來越沒心思照顧他們了,直想把他們丟回去,不想再接他們的爛攤子。
說她無情也好,說她沒有心也好,她能在老公離世後,接納他們那麼久,已經做夠了一個兒媳該做的。
她不是什麼聖人,也不要什麼伺候公婆的美名,她是現實的,是人性自私的。
自己一個寡婦,守著一個獨女,自己也要過日子,總不能活活耗死在兩個老人身上,何況,他們也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能接納他們過來,完全是依靠曾經老公的關係,如今,老公都不在了,那這層微薄的關係,也不必再虛假的維持。
楊父母自兒子走後,每天和兒媳貌合神離的生活在一起,表麵看似風平浪靜,其實內心各自波濤洶湧。
兩個老人知道,終有一天,兒媳會開口,讓他們離開,隻是不知道,那天會多久?
也許一個月,也許兩個月,但不會超過一年,矛盾總會在刻意的等待中,悄然爆發。
楊母在日夜的焦慮中,終於不堪身體的脆弱,一病不起,癱瘓了雙腿。
而楊母的癱瘓,讓馬梅加速了,想要把他們送走的想法。
這天,她來到他們房間,對著兩個老人苦口婆心的勸道:“孩子她奶奶,孩子她爺爺,你們要不,還是回老家吧?你看,現在她奶奶也手腳不便,家裡也沒人照顧,我要去看店,店裡要養那麼多人,我如今還要帶楊金,哪有時間和精力照顧你們?”
“要你們在家出了事,我該怎麼辦?你們回老家,那是你們待了一輩子的地方,你們也能住的習慣,回去也有熟人,況且你們不是想孫孫了嗎?他們都在老家,你們也該回去看看他們了……”。
馬梅喋喋不休的說著,兩個老人卻早已淚流滿麵,馬梅說的句句話,都是為他們著想,可著想的背後,卻藏儘了多少冷酷無情?
曾經不想離家的時候,是他們苦苦的要分開老兩口,讓老兩口分割一方,說是一人一個老人贍養。
他們為了自己的私欲,強行分開老兩口,後來,也是他們答應大兒,要帶老兩口一起過來,如今,要老兩口走的,也是他們。
自從老兩口過來,一直幫著他們帶孩子,如今孩子帶大了,兒子走了,人也老了,廢了,是時間被人遺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