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電影?
“說得輕巧,咱們且不說兩部電影能不能賣座,人家憑什麼接受你的投資?你是能幫著宣傳還是能幫著增加院線排片?”
“但你是編劇啊!”
沉旭東反問:“所以呢?馮曉剛還是導演呢,沒見他參與投資!”
高芬芬道:“…所以,他組建公司了,就是想自己做投資人,自己拍片自己買賺錢啊!”
“…電影投資哪有那麼容易,首先,影片的分成流程,短則3個月6個月,長則1年到2年,而且首先分錢的是院線,然後是宣發出品製作,聯合投資人得排隊,其次,電影製作流程透明度低,可控性低,且風險較高,對於沒有足夠知識儲備,行業信息以及資金儲備的外行人而言,大概率是笑著走進來,哭著抬出去…”
“咱們都是圈內人啊~”
沉旭東依然不同意:“反正我不同意啊,跟投電影還不如跟投電視劇!”
電話那頭的高芬芬聞言,聲音明顯漲了一調:“電視劇…對呀,我怎麼沒想到電視劇?”
“…你又有什麼想法?《鑒寶》不做了?”
“…做不了,算了一筆賬,請好專家、主持人還要組錄影廳,一起下來沒有80萬根本打不住…”
“不會吧?有這麼貴?”
“你前兩期不得做漂亮點?”
“…我都讓你去找電視台一起合作…”
高芬芬無奈道:“找了,這次又給電視台做了嫁衣…電視台拿走了創意…”
“…不合作?”
“人家自己做了策劃!”
沉旭東一臉憤滿:“太不要臉了!”
“…所以,我跟我爸商量了一下,這個節目讓給電視台了…”
“那咱們怎麼賺錢?”
“沒想好…製播分離,現在好像說不準備分離了,電視台自己打造節目…”
沉旭東驚訝:“又不搞製播分離了?”
高芬芬歎了口氣:“這個政策一天一變,誰也不知道最終定論…”
沉旭東琢磨一下,然後道:“那…你要是想投資,就跟投電視吧,我給陳郝寫了個《美人心計》,等《金枝欲孽》拍完,就開那部戲,主控投資方是橙天娛樂,我跟他們說一下,他們應該願意增加一個投資方的~另外,《仙劍》也可以投資…”
“…明天見麵再說…”
“我明天要寫稿子…沒時間!”
“…那我去你們學校找你~”
沉旭東:“我不在學校…算了,你明天來XX小區吧…”
“行!”
……
關於製播分離,源起是99年,99年年末,82號文件釋放出製播分離的信號,然後一批民營電視節目製作公司一時風生水起。
董朝暉、王長田、孫健君、陸興東。分彆率領歡樂傳媒、光線傳媒、派格太合、唐龍國際這4家公司,試圖構建民營電視的版圖。時人將其稱為“民營四公子”。
初期,很順利,以董朝暉的歡樂傳媒為例,打造了《歡樂總動員》,每期成本是25萬,賣給電視台是三萬一期…
電視台也願意買…
等到省級衛視壯大後,如果一家地方衛視播了節目,全國的電視觀眾都能看到,就不可能再有其他衛視來買了,節目的盈利空間被壓縮殆儘…
然後,省級衛視看到了做節目的好處,開始自己製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