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酒劍仙(4/4)(1 / 2)

好吧,現階段對周星弛的評價,民間輿論還行,媒體包括上層都不太看好他…

媒體都在報道周星弛的電影就是教壞小朋友:他的電影基本上都是粗口,動作又色,小朋友看他的電影就是容易學壞!

一堆專家也好,教授也罷批評他惡搞中國傳統文化…

什麼時候風評轉變的?

《功夫》上映後!

《功夫》賣了1.73億,幫中影賺了個盆滿缽滿…

然後,周星弛的電影就變得活潑可愛起來了!

其實,很正常,因為某些原因,外麵什麼負麵新聞都很難傳進來,而且就算傳進來了也很容易處理。

在香港出道混了幾十年,然後一個朋友都沒有用…

也是一種本事!

扯回來,沉旭東突然好奇,如果六月就拍《保持通話》,那…什麼時候上映呢?

“…這個不太清楚,應該是賀歲檔吧!”

“…嘖嘖,這是要找死啊,我聽說《好夢一日遊》、《功夫》都是今年賀歲檔上映…”

陳郝猶豫一下:“那我也不清楚…”

……

一般來說,港片的製作周期通常在三到五個月!

不是傳說中的七到十天啊…

香港電影確實有“七日鮮”的說法,形容香港電影製作周期很短,但那是粵語片時代,也就是六七十年代…

那時候比較粗製濫造,因為沒有電視機嘛,戲隻要拍了,就一定有人看!

製作方麵,當時如果電影周期超過10天就得加錢,所以七日鮮才這麼被練出來的;

上映後,不管電影賣不賣錢,一般就是上映5天——因為院商不希望製片商看到電影很賣座而提高價錢,對他們無利,於是他們聯合抵製製片商;

票房要不好,說不定一兩天就下線換片了。

香港電影黃金時期,製作的周期非常快,平均3個月、5個月製作出一部片子,而且當時當紅明星平均同期要拍攝2部左右電影…

這就是早年間非常流行的一句話“我沒有檔期”的緣來,當時,不當紅的才去拍電視劇!

《保持通話》沒啥特效鏡頭,原時空,二月開拍,然後國慶檔上映…再然後正麵碰到了《畫皮》…

票房也還可以,內地過5500萬,全球票房接近1100萬美元呢…

但…沉旭東還是不看好這片子進軍賀歲檔,原因很簡單:放映廳是容納不了兩部以上作品的…

《好夢一日遊》上映時間是12月9號,《功夫》則是12月23號…

哪裡還有《保持通話》的空間?

當然,這個事,他做不了主,英皇的楊老板現在正牛逼著呢,手握成龍、謝亭鋒、Twins,自覺能打出一片天下!

應該是《千機變2》內地票房2300萬,《新警察故事》跟《2046》狹路相逢,前者票房4300萬,後者3000萬…

他才收斂了心態…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