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首次開炮(2/4)(2 / 2)

《山村狐妻》宣傳方雖然不爽,但…也不好說什麼,普遍觀點,獲獎電影嘛,待遇高點可以理解!

踩就踩唄,不影響《山村狐妻》的票房進賬…

這侗時候爆出柳亦菲有眼無珠的相關新聞,某種程度上也算為《山村狐妻》加分了!

沈旭東很不高興,倒不是因為柳亦菲的事情,而是…《孔雀》的宣發也太過分了!

能看得到,一些評論踩著《山村狐妻》,好像《山村狐妻》的熱賣是對中國電影的一種傷害…

22號,劇組回到BJ,有記者專門提到《孔雀》首周末票房220萬的事情,想讓劇組談一下看法。

沈旭東終於忍不住了,首次開炮:

“我們的電影評論界向來鄙夷商業片,吹捧文藝片,這個無可厚非,因為商業電影本身講的是熱鬨,它運用到的元素也都是觀眾喜聞樂見的;

搞學術的,研究電影的人肯定都知道,外行看熱鬨,內行就得看門道…”

“但我發現我們的評論總是要求觀眾也去支持文藝片,這我就搞不懂了,畢竟,全世界範圍內,文藝片不會成為電影院裡的主流!”

“我挺不明白為什麼國內的文藝片導演老是執著於各種鏡頭和畫麵,放棄基本的敘事。文藝片本身就屬於小眾電影,你憑什麼指望大眾買單中國電影市場開放了才幾年”

“搞文藝片的,導演也好,演員也罷,甚至包括觀眾,既要在審美上鄙視商業片觀眾,又要在影片質量上碾壓商業片、還想票房並駕齊驅…怎麼所有的好事都讓你們給占了呢”

“柏林銀熊獎所以呢宣傳電影就宣傳電影,踩著《山村狐妻》算怎麼回事你有本事就讓觀眾買票,罵街算什麼本事”

末了,他補充一句:“商業電影講究的就是大眾藝術,是要迎合大眾審美大眾期望的,商業電影賣座是非常自然的經濟規律,我就不懂了,《山村狐妻》賣座怎麼就是中國電影的悲哀了”

此話一出,現場安靜了一會,然後像是炸開了鍋,紛紛舉起話筒:

“旭東,您覺得《孔雀》的宣傳是不恰當的”

“所以,您的意思《孔雀》並不值得觀眾買票”

“旭東,您是向博納宣戰嗎”

呃,《孔雀》的發行方就是博納…

“我沒有這個意思!”沈旭東擺手:“《孔雀》我看了,原著小說、電影我都看了,當然是好電影,但它跟《山村狐妻》壓根就不是一種類型,為什麼非要一起比較我們去年宣傳《傑出公民》也沒說什麼中國電影的悲哀”這種話!

“但文藝片是電影市場的必需品!”

“我當然知道!”沈旭東點頭:“這是保證電影的文化基因多樣性的基礎,各種非主流和先鋒手法,都有可能在未來發展成主流,但是,如果主流本身都不存在,各種標新立異就隻能是馬戲團了。”

“另外,拿獎和票房高沒有必要關係。能否拿獎取決於藝術性或評委審美標準,是否票房高取決於娛樂性或市場營銷效果!”

“觀眾選擇看什麼電影,還要被你教育當爹有癮就是因為這幫人的存在,讓文藝片這個詞彙被玩壞了!”

“現在,一般觀眾聽到文藝片這個詞語,下意識就覺得晦澀難懂,肯定不好看!"

記者們很滿意,沈旭東也挺爽的,這把算是小試牛刀!

關於文藝片、商業片什麼的,沈旭東早就憋了一肚子話想講,但上次說這些,直接被《新京報》的張記者拿來引用,做成了反麵典型…

這回也算是公開回應了。

雖然都在嘲諷,但用詞還是很謹慎的…

果然,第二天,紙媒、網媒各種報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