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絲》的蘇照彬,張震、大S;
《颶風營救》的甄子旦、吳景也都來了…
沉旭東跟著劇組一起走的紅毯,所到之處一片歡呼,主要都是衝著鞏利在呼喊!
《卡羅爾》劇組的埃文·蕾切爾·伍德雖然在獨立電影圈打轉,奈何沒演過幾部值得一提的獨立電影,也沒有在歐洲打開知名度。
導演托德·海因斯雖然征戰過戛納,但名聲不顯。
全靠鞏利!
此時,影廳尚未開放,外麵已站滿了長隊,首場票全部告罄。
主創團隊先入場,坐下後,沒到五分鐘,千人大廳已經滿滿堂堂!
戛納確實比威尼斯強一點。
沒等多久,電影節主席雅各布上去講了幾句開場話,下場後,大幕一亮,《卡羅爾》的首映正式開始。
其實,大部分正常的觀眾不太喜歡酷兒電影,包括沉旭東,他以前慕名看過《春光乍泄》…
有點反胃,根本沒有辦法做到欣賞電影本身!
《卡羅爾》不太一樣…
無論是畫麵還是構圖,都很美!
電影用倒敘的方法拍攝,以卡羅爾和特瑞斯的用餐開始,最後又回歸到用餐的時候。
正如她們初次相逢,特瑞斯為卡羅爾的女兒挑選的小火車玩具一樣,周而複始,恍如輪回。
初見麵,特瑞斯是商場玩具櫃台的售貨員,卡羅爾是聖誕前夕前來為女兒挑選節日禮物的母親。
在商場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兩個陌生女人的目光在猝然間交會,或可稱為一見鐘情。
於是,卡羅爾在櫃台上填寫收貨地址的時候,不知是否有意地落下了自己的手套,而特瑞斯則從此陷入了這段突如其來的愛情之中…
另外,這是一部多少有些女性主義的影片,為了著力刻畫兩位女主角的唯美愛情,男性角色都在這部影片中被賦予了讓人厭惡的反麵形象。<ins></ins>
其實原著挺長的——沉旭東簡化了幾乎所有配角,無意在此過費筆墨,但卡羅爾的家庭問題,與特瑞斯的職業,依然非常典型地複刻著時代印記。
無論是為了爭奪卡羅爾而無所不用其極的丈夫哈吉,還是因為特瑞斯的離去而惡語相向的男朋友理查德,甚至想和特瑞斯發生關係的丹尼,以及私家偵探湯米。
兩位女主角的相遇似乎就是命運安排的,她們初識的時刻更是恰到好處。
卡羅爾正和丈夫辦理離婚,並在女兒的撫養權和探視權中糾纏之中;
特瑞斯則維持著一段似有似無的感情,自己也不知是否男友是自己一生所愛。
雙方所處的不穩定關係,很容易會擦出火花。
中間當然有擦出火花的片段——卡羅爾想在判決前開車出去散心,於是她邀請了特瑞斯——一路上,本就一見鐘情的倆人在日複一日的接觸中,更加迷戀對方。
電影的後半段,監護權的爭奪。
卡羅爾不得不丟下特瑞斯——她有女兒的撫養權要爭奪…
丈夫派出的偵探偷拍到了卡羅爾跟特瑞斯的證據,在訴訟中加上了道德準則,要求判定卡羅爾放棄孩子的撫養權。
似乎要流俗了,並沒有,這段劇情隻進行了十分鐘不到,聽證會,卡羅爾做出放棄女兒撫養權的抉擇,對法官說了句:道德?什麼是道德?我覺得兩個人在一起,這就是道德,愛情就是愛情!
沒有卵用,因為她的丈夫拒絕但她探望女兒的權利,除非她跟特瑞斯斷絕聯係…
這個階段,特瑞斯…被分手了,她選擇默默努力,終於進入《紐約日報》工作,活的獨立又有魅力…
像極了卡羅爾。
結尾,卡羅爾找了特瑞斯,回到剛開篇的情景。
餐桌的兩人相視一笑…
電影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