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除了宿舍幾個哥們還有秦雯,旭東跟班裡其他同學的關係也就那樣…
不能說形同陌路,但也談不上交情!
很正常,他大一就在哥幾個帶領下開始接劇本了,人脈圈子也比較固定…
親疏有彆才是正常的事情。
雖然大家麵子上都挺客氣的,但背地裡不知道怎麼編排呢…
沉旭東對此心知肚明…
大家也都是搞文字工作的,勉強也算文人…
文人相輕嘛!
文藝這行,不像理工科是可以靠公式數據決勝負的。
文無第一,很容易就掐上了。
在很多同班同學看來,沉旭東就是運氣好,報上了大腿…
不過,散夥飯,大家還是挺依依不舍的…
畢竟畢業意味著有些彆離就是永彆,有些再見就是不見,有些珍重就真的是從此相忘於江湖。
沉旭東也有點傷感,喝了三杯酒…
……
寧昊對《瘋狂的石頭》的宣傳沒有概念…或者說他對商業電影沒什麼概念。
他以前是拍文藝片的!
好吧,其實,他對文藝片的賺錢邏輯也不太懂…
他也算是圈外人士入圈——第一部作品《香火》,拍完了,剪完了,不知道要乾什麼,然後攝影師介紹了一個香港的選片人給他認識,再然後《香火》被帶去了洛迦諾電影節…
然後在東京的FILMeX(國際)電影節,獲獎了,第一名。
這是有獎金的,好像是一萬美金…
不多,意思一下!
當你進入到影展電影的渠道裡,就會有很多資金找你拍戲,按照寧昊的話來講‘我記得當時法國有機構,中國台灣也有機構,八百萬到一千萬的投資,你就接著拍文藝電影和藝術片。’
影展渠道就是各種參加電影節,慢慢積累口碑,然後賣版權…
文藝電影跟商業片的邏輯不太一樣。
商業電影重要的是市場回饋,國內市場怎麼做?
得宣傳,意思就是吆喝!
而且得是知名人士吆喝…
他感覺就挺奇怪的,明明電影隻是內部放映了一輪,然後一堆明星在博客上幫著轉發好評。
這叫借助明星影響力的網絡宣傳…
雖然不太靠譜,但聊勝於無嘛!
《石頭》的宣傳工作:海報鋪設、預告片投放都做完了。
也沒幾個明星,上綜藝都沒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