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最終票房(1 / 2)

為什麼踩《傷城》?

因為《傷城》的首周末票房隻有2000萬不到…

22號~25號,《傷城》與《黃金甲》、《誤殺》展開了正麵的“較量”,

《黃金甲》的票房高出《傷城》兩倍之多。

其中,BJ新影聯院線兩部影片的差距最大,分彆是910萬和190萬,中影星美院線分彆為630萬和170萬。

上海和廣東地區兩部影片的差距則相對較小,上海聯和院線三天的票房分彆為590萬和237萬,中影南方新乾線和珠江院線的累計票房分彆為850萬左右和376萬。

哦,報道沒有提及《誤殺》…

但公司這邊收到消息:《誤殺》上映第三個周末,票房仍然有900萬…

也就是說,《誤殺》實際的上座率是高於《傷城》的!

其實,從電影討論度來講,《傷城》電影的討論度是最低的…

因為這電影…很大膽,屬於懸疑推理+文藝!

作為鐵三角最後一部作品:劉偉強、莊文強、麥兆輝,《傷城》是他們的最後一次合作。

因為即將告彆,所以想要做的事情特彆多。每個人都希望能讓這部作品獲得成功,再塑輝煌。

所以,塞了一堆東西…

想要文藝,又想要懸疑,也想要經典…

怎麼才能經典?

按照《無間道》的路子拍了一部文藝愛情片…

《傷城》把愛情、婚姻形容成一座無間煉獄的城,往事傷痛反複折磨,佛家思想勸人放下、忘記仇恨傷痛才能走出傷城…

這種核心思想的擺在這,導致了《傷城》用力過猛,注定了小眾!

看得人莫名其妙的…

怎麼拉踩?

很簡單,宣傳的時候,給它貼上文藝片的標簽!

一部電影但凡被貼上‘文藝’的標簽,立刻會打消大部分觀眾的買票想法…

觀眾被文藝片搞受傷了。

藝術電影不是“大眾電影”,不以迎合觀眾的主流口味為主,也就是說‘它不好看’!

幾十年下來,根深蒂固的偏見,很難改變了…

為什麼不針對《黃金甲》?

《黃金甲》的口碑很爛啊。

按照媒體還有很多專家的意思:電影除了場麵宏大,服裝豔麗,以及滿屏金燦燦的宮廷氣息以外,沒有其他值得誇獎的地方。

王碩甚至說‘張藝某就是個搞裝修的!’

網友評價‘光顧著看服裝了,其他什麼都沒記得!’

底下有人直接反駁:‘還服裝,直接點,胸’

‘滿城儘是白饅頭!’

‘看了這電影,我發誓再也不看國產電影!’

但它確實賣座啊…

而且是那種斷層的賣座——首周四天9200萬,次周9700萬…

熱度高,電影賣座的前提下,院線是不會降排片的。

所以…重點壓製《傷城》的排片…

……

效果蠻不錯的,隨著大量通稿的放出——找了不少電影圈公知誇讚《傷城》:一部並不晦澀難懂的文藝片…

基本圍繞‘與無間道華麗宏大的敘事布局相比,傷城的故事並不複雜,甚至都不重要。’

‘失去與錯位,是這部影片的主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