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香港是橋頭堡…
東西方交流點!
其實,並不是,帶英從沒有將香江這個殖民地視作西方世界與東方互動的橋頭堡,頂多就是一個情報站或者貿易點!
香江的精英階層從來不將戰略思維,特彆是地緣政治經濟思維視作自己利益的支點,隻是將香江視作用來賺錢的驛站。
這種“快餐”格局是無法持續的,特彆當環境發生根本改變之後…
所以,再過幾十年,香江的概念或許就消失了,再提起,隻是大灣區的一塊地。
不過,香江怎麼樣,跟沉旭東無關,他又不會在這邊安家。
“媽,我過完年要去趟美國,你們一起去嘛?”
“你去工作?”
“嗯,有一部電影選角,我得把控!”
聞言,沉媽媽搖頭:“…你去工作的,我們就不去了…”
“你們可以去旅遊啊。”
“算了吧,我跟你爸都不懂英文,迷路了都不知道怎麼問路!”
“…那行,我自己去…對了,你倆要不要去看電影,我們公司做的大片《趙子龍》上映了…”
沉明光很有興趣:“劉得華演的那部?”
“咦,你怎麼知道?”
“前兩天去逛廟街,看到戲院門口有掛《趙子龍》、《博物館奇妙夜》還有《門徒》三部電影的海報…”
沉媽媽趕緊加入聊天:“競爭這麼激烈?”
他倆一直很想了解兒子的工作,隻知道他是做電影的,但電影怎麼做,兩人是純粹的圈外人,真的不懂。
沉旭東笑著道:“春節檔嘛,本來就是大檔期,以前各家公司都會把自己的頭部作品放在春節檔的。”
“但我看那個《博物館奇妙夜》沒在內地上映…”
“嗯,香港電影市場跟北美保持同步…內地不一樣…”
沉爸爸接著問:“那《趙子龍》會虧本嗎?我看報道說成本4000萬美元…這麼多錢,收回成本肯定很難吧!”
“你怎麼會關心這些?”
沉爸爸道:“我看了張偉平的報道,他說《黃金甲》內地市場僅僅隻收了3000萬回賬…”
“…3000萬?怎麼可能?”沉旭東疑惑:“你從哪看到的新聞?”
“就網上的資料…”
“網上?”沉旭東立刻百度‘張偉平《黃金甲》3000萬’,然後彈出來一堆消息,果然有相關新聞:
‘張偉平向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出品方和院線四六成的比例,2.56億元國內票他們隻拿到1億多元,再除去繳1280萬元的電影專項基金844萬元的營業稅,以及6000多萬元的宣傳拷貝費,出品新畫麵公司最終隻剩下3000萬元的“零頭”…
“他在扯澹,照他這種算法,就沒人投資電影了!”
沉旭東搖頭:“《黃金甲》的宣傳有商務合作的,海報鋪設都有品牌方冠名…《誤殺》的商務合作收益接近4500萬,《黃金甲》隻會更多。”
“…那他為什麼這麼說?”
沉旭東琢磨一下,然後道:“可能是立人設,吹逼自己為了藝術傾家蕩產;另一方麵,也是湖弄張藝某,你看,他作為出品方都不賺錢,然後給了張藝某150萬的導演費,張藝某豈不是感恩戴德…”
“太缺德了!”
“他一沒錢,二沒勢的,憑什麼跟張藝謀合作,靠的就是那張嘴…”
沉媽媽回到最開始的話題:“咱們不是聊《趙子龍》嘛?”
沉旭東實話實說:“其實成本沒有那麼高,我們大概花了16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