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啊,不過《大片》怎麼宣傳?”
“《大片》…邀請一堆大導演助陣怎麼樣?”
“嗯,你跟黃斌好好商量一下…”沉旭東忽然想到了什麼:“《哈利波特》是8月10號上映吧?”
“對!”
“…能不能延遲?”
“不太可能…這是已經定好的檔期…不過,我聽說上麵要求《哈利波特》的拷貝隻能進來400塊!”
“…行,我知道了…”
……
現階段,好來塢大片,確實打不過!
北美電影市場足夠大,票房足夠高,電影公司足夠賺錢,他們的市場撐得起特效製作的費用,而這種特效大片進入其他國家的電影市場後,又產生了馬太效應,把其他國家的電影市場全都卷死了。
再加上強大的人才虹吸效應!
於是,商業與娛樂的角度,好來塢一直是大片敢玩,小片敢講。
後來…
吸不動人才了——自媒體的興起,獨立電影人已不需要去混好來塢大廠,甚至小廠都不用去混,自己掙錢拍就行了,有才的一般都是有棱有角的。
壟斷的那一批人死氣沉沉,所以,好來塢電影爹味越來越濃了。
以前輸出爽片,娛樂全球,後來,連審美人家也要一起輸出…
全世界都在抗議《小美人魚》不要用黑人演員,人家迪士尼就用了!
咳咳…
沉旭東跟徐可說了明天準備離開劇組…
徐可趕忙詢問‘發生了什麼事?’
“這不是《變形金剛》後勁太強嘛…我得加盟《老千》的宣傳…”
徐可點頭,表示理解…
“對了,徐導,您之前拍過科幻片吧?”
“對…《鐵甲無敵瑪利亞》…”
1988年,王正方邀請徐可與自己合作,共同創作一部科幻電影,《鐳射人》。
王正方是1986年出名的,好來塢“米高梅影業”與“中國南海影業”合作的電影《BJ故事》,讓華裔導演王正方,在北美影壇備受矚目。
《BJ故事》之後,王正方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工作室“Peter?Wang?Films?Inc”,開始以獨立製片人的身份,在好來塢發展。1987年,王正方得到好來塢獨立片商“inal?ema”的投資,打算拍攝一部科幻作品。
王正方不想落入好來塢科幻片的流俗套路,想打造一部充滿中國元素的科幻作品。此時,《倩女幽魂》的誕生,吸引了他的眼球。
於是邀請徐可一起打造《鐳射人》…
“《鐳射人》拍攝過程,很痛苦,幕後創作組是王正方一手組建,而投資方“inal?ema”也傾向於王正方的意見。
我的所有想法都被否決,《鐳射人》也在王正方的指揮下,完成了拍攝、製作。”
“然後您回香港拍了《鐵甲無敵瑪利亞》?”
徐可點了點頭:“可惜,這個片子沒能成功…”
《鐵甲無敵瑪利亞》的故事創意,與《終結者》有些相似,講述的都是“機器”與“人類”爭奪統治權的故事。
不過徐可也是頭鐵的人,《鐵甲無敵瑪利亞》之後,又做了《妖獸都市》、《黑俠》…
沉旭東立刻接話:“我挺喜歡《黑俠》的!”
徐可苦笑:“《黑俠2》我最大的失敗就是忽略了動作,想著展示科幻元素!人家北美觀眾要看的是中國功夫,好來塢自己的特效大片都看不過來,怎麼可能對中國人的科幻因素感興趣?”
“當你目標選擇錯誤了,無論怎麼努力都是徒勞!”
《黑俠》北美票房1250萬美元,所以,《黑俠2》從一開始就麵向北美市場…
可能是因為沒有李連結,所以徐可更多強調科幻因素,然後票房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