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長影找上門
喜劇…
內核是悲劇!
其實是一種歸納總結…
絕大部分的戲劇的理論,都是一種倒推出來的歸納總結。
因為先有的戲劇,然後才有的戲劇理論!
學院派就喜歡把理論總結好,然後自己去解讀。
喜劇的內核可以是悲劇,也可以不是。
陳沛斯說人之所以會發笑,其實是一種優越感的體現。
優越感從何而來呢?
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我對你不對即為差勢。
他認為喜劇的原理,就在於不斷構建差勢,笑點就是差勢…
也有道理,喜劇成立的基礎是事件兩者某些方麵的不匹配、不平等,有這樣的差異才會有滑稽效果。
這些差異的呈現就是悲劇。
沈旭東認為喜劇的內核通常是一些令人發笑的情節、場景和對話,通過誇張和滑稽的手法,使觀眾感到愉悅和放鬆。
此外,喜劇還會通過對人類的弱點和缺陷的揭示和嘲笑,讓觀眾產生共鳴和反思。
沈旭東在博客寫說:“內地喜劇肯定會井噴式發展的,一方麵喜劇片和恐怖片是以小博大的兩大法寶,但以國內的情況,除了民俗類型,恐怖片基本撲街,押寶本土喜劇是各國對抗好萊塢大片的利器;另一方麵,喜劇需要共情,這個隻有紮根本土的創作者才能了解!”
換句話說:喜劇需要接地氣,港台那幫人很難真正了解大陸文化…
回到采訪,現場媒體接著問:“他說從誠意包括電影呈現來講,《人在囧途》絕對是三部喜劇最佳作品…他還誇獎您跟寳強都是大浪淘沙選出來的適合演喜劇的演員…您覺得呢?”
沈旭東原話:喜劇演員實際上是非常匱乏的,蛋糕很大,分蛋糕的人很少。
準確的說,應該是“蛋糕很大,能分上一口蛋糕的很少。”能被十幾億觀眾接受,且大部分觀眾都買賬的演員,你能想要有多難嗎?
徐爭點頭:“這個問題,我們一起聊天的的時候,他有說過,我的看法跟他一致:喜劇比被悲劇難多了!尤其是語言梗,都來自於預期違背,現在又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很多段子,惡搞,冷笑話已被廣大網友熟知。你要想在觀眾前麵,就更難!”
“喜劇演員…很多時候,搞笑的不是台詞本身,而是說這句台詞的人!”
扯了一陣子高大上的東西,寳強也到了,兩人直接去了放映廳…
……
公司,沈旭東正在琢磨《失戀33天》的演員…
女主角肯定要用白百合的。
其它人不合適。
沈旭東在考慮男主角!
首先,肯定要排除二線男演員。
娛樂圈就是這樣,一流明星與一流資源對接,二流明星與二流資源對接,很少出現跳級的情況。
如果有,那必是貴人提攜,上輩子修來的運道。
《失戀33天》肯定是優質資源——沈旭東自編自導,這幾個字就代表了品質!
白百合沒有知名度,那肯定要選一個有名氣的帶一下。
年齡三十歲上下,
符合要求的就是那幾個上升期明顯的小生:鄧朝、黃小鳴、陳昆、佟大為…
紋章…沒了《奮鬥》,他還在刷臉中。
人家有馬伊利,小男人姿態很穩,上位不難。
想到紋章,沈旭東忽然想到了王雷,他頂替了紋章演的向南…
不行,王雷氣質上就不合適!
同理,鄧朝、黃小鳴包括劉曄也不行…
說起來,小鳴哥挺倒黴的,他剛剛拍了《神槍手》,‘借鑒’的張國榮那部《槍王》,小鳴哥演的就是張國榮的那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