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哪有什麼奇才?(1 / 2)

以前聽說過一個…傳聞吧,說黃忠軍看了電視劇《紅高粱》,覺得裡麵的餘占鼇演的真好,想簽下來,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自己的藝人!

就覺得這個人對公司太不負責了。

還有傳聞說馬昀他算是中國最懶的CEO…

每天睡到11點,起來弄一弄喝個茶,然後就隨便吃點飯,到公司裡麵稍微轉悠一.下,回來睡個午覺,午覺醒過來再喝個茶…

當時還有一堆報道,說什麼‘馬昀不懂娛樂圈,經商靠勤奮和思維,而混跡魚龍混雜的娛樂圈,僅靠這兩樣永無出頭之日!’

也是,那幾年,黃氏兄弟在中國影視圈呼風喚雨,公司旗下頂流藝人雲集,每年出品的影視作品霸占半壁江山,兩兄弟更是眾星捧月般的存在,左右著娛樂圈的視線。

甭管做什麼都有一堆人跪舔!

這個很正常,有錢人從不缺幫著發通稿的,立人設的…王撕蔥有一陣子都是商業奇才呢!

後來…江湖劇變,再也沒有人吹黃忠軍的作息了。

沉旭東…不是黃忠軍,他很少主動結交所謂的權貴。

也沒有在家裡辦過派對…

之所以不知道王凱,原因很簡單——他不關心!

他真的不太關心公司的藝人經紀業務。

簽了誰,重點培養誰…

他不在意。

在他看來,天美傳媒的核心業務是影視劇製作,這一點永遠不會變。

至於培養藝人…

捎帶腳的事情。

事實上,一個藝人對經紀公司的依靠,隻是在他的成長期,需要公司傾注大量的精力和資源培養,而一旦成熟後,就不太需要公司幫助,反而公司需要成名藝人反哺。

所以,陳郝現在算是半獨立——她有自己的工作室,有戲的時候她可以參與,沒戲的時候也可以接外戲。

最主要,影視製作與藝人經紀有一種天然的對立:影視製作總是力圖壓低演員片酬,而經紀總是希望為藝人爭得利益最大化,兩者在利益取向上存在衝突。

合作共贏?

很難的!

當然,沉旭東還不至於斷臂求生…

現階段,造星能力還是一家影視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體現!

《失戀33天》加上《步步驚心》,兩種完全不同的角色。

《步步驚心》,王凱演八王爺,形象跟王小賤南轅北轍。

電視劇製作比較快,先播出圈一下人氣,電影再上映,發通稿吹演技,運作一下,還可以拿下新人獎。

完美!

陳曦很驚訝:“《失戀33天》…你要親自做導演?”

“對呀…有什麼問題?”

“沒問題…這本書賣了快180萬冊了,好多人都打聽過這本書的影視改編權…前兩天我參加一個活動,遇到了範兵兵,她還跟我打聽黃小仙誰演呢!”

“…是嘛。”

沉旭東突然意識到自己這版《失戀33天》跟原版最大的不同了!

——它已經是暢銷小說。

IP價值無限擴大!

陳曦對《失戀33天》很有興趣:“黃小仙,你準備找誰?”

“找個新人…也不算新人,就跟我一屆的女演員,叫白百合,你認識她嘛?”

陳曦臉色一變:“我當然認識她…而且我還知道,她已經結婚了!”

“所以呢?結婚了就不能演戲了?”

很荒謬的理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