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曆史進程而已(1 / 2)

早些年,香港的演員確實是有海外票房的。

賣片花就是最好的證明!

賣片花,上世紀90年代港片融資的最大特色。

製片人可以連劇本都沒有,僅僅憑借著周星弛,劉得華、周閏發、成龍的名字,或者一個簡單的演員陣容宣傳海報,就能輕鬆拿到預支千萬的賣埠費。

港式賣片花,更多是在賣卡司,從而提前收回成本,確保穩賺不賠。

但這種做法也是在“剝削”港片自身,以至於若乾年後,港片中除了那些“不老”的港星外,彆的都“隱入塵煙”了。

更糟糕的,好很多黑幫也加入進來!

爭奪明星…

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港片跟風、粗製濫造的風格!

更主要,明星主角片酬占比越來越高,製作團隊其餘成員難免感到不平。

這也是幾乎所有樂隊,一旦火了後都會解散的重要原因。

93年後,好來塢大舉進攻亞洲市場,香港電影不如以前好賣了,片花自然也就不怎麼值錢了!

但…現階段來講,香港電影還是有不少海外粉絲的。

大部分香港電影,都是同步新馬泰、菲律賓、印尼上映的!

後來,為什麼內地演員可以做主角?

因為內地市場崛起了,可以發揮主場明星優勢。

有市場才有明星,現在內地有市場,所以內地明星將會井噴。

倒退20年,30年,江聞,葛尤有實力吧,香港商業電影他們拍不了,香港公司沒人請,因為他們出身背景不符也沒有海外市場!

江聞就在《宋家王朝》演個配角。

插一句,《宋家皇朝》最開始,江聞不接,說“我從來不演配角”,結果吳思遠哄他,說宋查理是宋家三姐妹的父親,“是主角的主角”,軟磨硬泡最後江聞才答應演,拿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但他沒來領獎…

原時空,這個階段,除了馮曉剛,沒有人在投資過千萬的電影裡麵用內地演員做主角!

但是,沉旭東不一樣。

《老千》、《人生大事》、《繡春刀》、《調音師》,男一號全都是鄧朝;

《畫皮》男一號,陳昆;

《精絕古城》,男一號劉燁;

《風聲》找了於和偉搭檔黃小鳴…

哦,《風聲》不是嘉禾出品…

但這次的《趙子龍2》,嘉禾出品,主演是聶元,導演也是內地導演!

直接就改變了所謂的港台導演+港台演員+內地女演員的格局。

關鍵,海外還大賣了

這下,不能用‘啟用內地男演員等於放棄海外市場’的觀點忽悠投資人了!

還沒完,11號中午的嘉禾電影企劃發布會,內地演員來了一堆,鄧朝、陳瀟、王愷、於和偉、胡哥先後亮相。

另外還有陳導明、王雪琪、葛尤、張果粒、江聞、江武、胡君等助陣。

香港明星團,也來了成龍、黎名、張雪友、甄子旦、古天樂、劉青雲、張佳輝等…

楊守成、江誌強、黃百銘也來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