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戛納之夜(1 / 2)

第684章?戛納之夜

03年,英皇被廉政公署調查,《三聯生活周刊》發表了一篇‘娛樂這東西’的文章。

屬於國內首次有刊物正經討論娛樂存在的意義。

在此之前,娛樂叫娛樂圈,圈內真正發生什麼,外界並不關心,大家討論、熱議的隻是緋聞。

例如誰跟誰睡了,跟誰劈腿了…

按照《三聯》的說法:娛樂這東西沒法較真,一較起真來,你會發現它狗屁不是,所以有人愛把娛樂稱作“愚樂”,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娛樂在一種不成文或是潛在的規則下進行,娛人又娛己,其樂融融。

後世,娛樂圈與大眾直接脫節了!

一麵是動不動用億作為單位的資本瘋狂,一麵是很多口碑跌至穀底的導致吐槽“喂屎”群眾呼聲;

一麵是怪影視業監管權的無所不管,一麵是各種突破想象力底線各種奇葩情節;

一麵是對於流量的追捧,一麵是吐槽演員職業素養的下限;

一麵是娛樂市場的不斷增長,一麵是對於大熒幕的前景擔憂。

沈旭東一直在琢磨娛樂到底有什麼用,五月發生的事讓他有了新的認知:屁用沒有!

因為娛樂並不乾洗國計民生!

它從來就不是社會剛需。

這種大災難,沈旭東能做的隻有捐錢…

他參加了參加電影人抗震救災集會、明星義演,儘了一些綿薄之力。

捐了3000萬,比不上劉得華,都吹他捐款5010萬,曆史總捐款96億…

……

沈旭東對這個事當然有記憶…

老實說,98年洪水,我們這一代人,記憶並不深刻,畢竟懵懂。

但現在這個事印象太深刻了!

幾乎根植在記憶裡!

很多人發了瘋似的,每天各種搜新聞,跟著播音員一起哭。

沈旭東也一樣,這個叫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也叫民族情感…

咱們實話實說,外國發生災難,我們更多當成談資,很少能做到感同身受,但是文川不一樣,即便已經過了十幾年,現在看到當時的報道,依然會感覺心裡堵的慌,更有甚至你會忍不住流淚的!

當然啦,這個時候也能看出來誰不是自己人。

著名瑞典演員趙立新後來就針對災區女警喂孩子乃的事發微博‘領導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智慧是不容小覷的,女警的乃是…’

這麼肆無忌憚的傷害民族情感,他從來就不是中國人!

……

22號,沈旭東抵達戛納,為天美之夜造勢。

五部電影,《精絕古城》、《智取威虎山》、《畫皮》還有《辣手警探》、《調音師》…

今年的戛納依然很熱鬨。

有點尷尬的事,本屆23部競賽影片中,隻有一部華語電影入圍:賈章柯的《二十四城記》。

所謂二十四城,是成*都的一個地名,電影的故事主線圍繞一個國營老工廠的三代“廠花”展開,通過60年代、80年代以及現在三代“廠花”的人生經曆和情感曆程,反映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中,城市的發展。

電影本意很好,但看的人各種尷尬。

你要拍紀錄片,就彆用職業演員!

職業演員的表演還是太突兀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