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日薄西山已經是不用討論的事實了!
一味地跟風,把一種類型拍到死,導致其他類型消失或淪為小眾。
如《鬼打鬼》帶火了靈幻片,洪金寶就開始拍《人嚇人》《人嚇鬼》《鬼咬鬼》,從年度票房第四跌到連前十都進不去。
五福星係列受熱捧後,接連推出《奇謀妙計五福星》《夏日福星》《福星高照》《五福星撞鬼》,評分一路下滑,從7.9降到6.5。
功夫片賣座,就使勁拍功夫片,群星戲有錢賺就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但這種模式也不是什麼創新,而是複古七八十年代,導致現在隻剩警匪片…
自從《無間道》三部曲之後,幾乎所有警匪類型的港片,尤其是涉及到臥底、內奸都有它的影子。
《掃毒3》也是一樣,既視感太強,甚至連台詞都一樣。然而隻有台詞像可成就不了經典。
電影的劇情十分陳舊,拍爛的那種。
也被稱為“警匪公式電影”和我們內地的“主旋律公式電影”有的比。
最關鍵的如此公式的電影也沒能拍好,劇情毫無懸念就不說了。
真感覺掃毒、掃黑題材拍的太多了,反貪也連續拍了好幾部,大家都看膩了,拆彈、假鈔題材近期相對較少,所以《拆彈專家》係列和《無雙》大家都愛看。
其實可以拍拍掃黃題材…
以前TVB有一部電視劇叫《掃黃先鋒》很好看,主題曲就是郭富成唱的——無夢英雄。
其實可以讓郭富成挑戰一下這個題材,《掃黃先鋒》vs《拆彈專家》,讓林超賢或者葉偉信拍,沒準能火。
我是認真的!
好吧,題材不是原罪,關鍵是劇本和角色的切入點。
翻看以前的題材,比如《魔警》、《槍王之王》、《門徒》、《保持通話》等等這些就沒有讓人覺得很重複。
後來不知道從哪一年起就一直不肯在警匪劇本上花費想象力,盲目追求場麵和布局…
從沉旭東的角度看,挺好的,他有PPTV,完全可以按照奈飛模式打造自己的影視劇,吸納港圈人才…
香港影視劇從業人口一萬多人,還是有不少好手的。
比如《狂飆》的執行導演陳偉雄,名聲不顯,但做過一堆電影的執行導演,比如《無間道》三部曲、兩部《黑社會》等,合作的導演都是香港最頂級的大牌導演,杜琪峰、劉偉強、王晶,洪金寶等。
比如蕭偉強,擔任過《花樣年華》、《2046》、《霍元甲》、《功夫之王》、《十二生肖》等等影片的執行導演…
鐘麗芳就把他倆挖來,一人開一部戲,劇本都是現成的,嘉禾囤了一堆警匪片劇本,類似《掃毒》、《掃黑》、《假鈔》…
……
北美市場,《蝙蝠俠黑暗騎士》一家獨大!
雄踞票房榜榜首四周之久的影片可以用歎為觀止來形容――首映周1.58億的票房成績讓人驚歎,四周票房超過4億美元!
對於沉旭東來說是好事,因為克裡斯蒂安·貝爾的名聲達到了頂峰。
那這個時候上映《看見惡魔》,助力頗多!
《看見惡魔》是一部非常典型的R級犯罪片…
差點就評級NC-17了!
要是評級NC-17,至少損失一半以上的收益,所以,沉旭東讓導演德魯·高達故意加了一堆血腥暴力的場麵,第一遍果然被評級NC-17,第二遍把過於血腥、暴力的鏡頭刪除,然後給了一個R級…
這是學習賽斯·羅根的《世界末日》,丫拍完《世界末日》覺得這破電影太瘋狂了,搞不好拿不到R級,於是,加了一大推果露、臟話甚至性鏡頭,然後又把這些鏡頭刪了,給了一個R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