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大贏家?(2 / 2)

《精絕古城》的大賣,我們都有預見,畢竟這部片子的原著太暢銷了。

但我們還是為《精絕古城》的尺度感到欣慰,但我也替《精絕古城》擔心——這樣的尺度,讓以後的爛片不好耍鍋給總局了…

3.92億的最終票房成績,不僅刷新了內地影史票房記錄,還告訴所有投資人——內地市場足夠容納一部投資過億的大製作。

另外,《精絕古城》海外成績接近4400萬美元,天美的工作人員透露,已經收到好幾個國家地區的的後幾部的海外預付款收到了…

最後是《辣手神探》。

成龍說之前宣傳《功夫之王》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其實《功夫之王》是一部拍給美國人看的片子,中國觀眾未必會喜歡。’

他說很對。

所以,即便是李連傑+成龍,《功夫之王》的票房依然沒有乾過《辣手神探》!

中國觀眾成長的很快,旭東說過,往後,一部院線電影要想在市場取得成功,應具備以下兩個特點之一:其一是能反映強大的電影工業實力,那種沉浸式的視聽體驗是在家看電視無法取代的;其二是電影故事能反映當下的現實,能引發觀眾廣泛共鳴。

明星、卡司的價值在慢慢減弱,直至完全消失。

好吧,《南方周末》的文章主要是從電影本身來分析,瀏覽量雖然有,但僅限於讀者之間,網上,大家討論更多的是沉旭東或者說天美傳媒通過這幾部電影賺了多少錢!

很奇怪,很多時候大家對電影的盈利狀況非常關心,明明賺錢了不會分給你,賠錢賠的也不是你的錢…

其實很好解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如果電影這個行業完全無利可圖,我們就看不到那麼多好電影了。

不見得每部好電影都是為了盈利的目的,但是電影行業整體的盈利狀況,決定著電影可以抵達的高度。

扯回來,天美傳媒官網並沒有具體項目的成本情況,隻有一個大概數據,比方說《辣手神探》,寫說總成本3500萬美元。

這個是加上宣傳成本然後×3的結果。

畢竟誇大一點,好做宣傳嘛!

一部3000萬成本的電影跟300萬成本,你會挑哪一部?

所以,網友很難算出具體數據…但架不住神通廣大的網友通過嘉禾的財報倒算成本、盈利情況…

這幾個項目,嘉禾都投了25%。

肯定要寫進財報的——九月,第二季度財報出爐,電影的投資、盈利情況寫得清清楚楚。

其中《重返20歲》投資500萬,占了25%的投資額,盈利超過4000萬,其中一小部分是發行抽成;

他們得出結論,《重返20歲》的總成本是2000萬,賺了1.6億…

《精絕古城》投資3000萬,占了20%的投資份額,扣除東南亞宣傳支出2500萬,《精絕古城》盈利接近2000萬…

另外還有《暮光之城》、《看見惡魔》的數據…

架加在一起,嘉禾第二季度總營收接近19億,盈利1.3億——主要支出太厲害了,規劃了12家影院建設,10家影院翻修…

無所謂,大眾比較關心幾部電影的數據,然後各種算計,得出最終結論:天美傳媒一個夏天賺了超過3億,沉旭東則賺了超過兩億美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