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梅蘭芳》PK《葉問》(1 / 2)

《葉問》的海外成績很不錯…

算是後香港電影時代對外輸出的另一枚功夫IP!

除了東南亞熱賣,美國賣的也不錯——油管一個木人樁的視頻播放量有幾百萬!

最讓人意外的是…南美賣的的居然也不錯,雖然大部分國家並沒有說上映,但哥倫比亞、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包括巴西的網絡收益、線下的碟片收入都很高。

《葉問》係列,彆的不說,武戲部分真的誠意滿滿。

尤其是第三部,電梯和泰拳那一段。

長鏡頭非常過癮,差不多有15秒左右,足矣媲美劉家輝巷戰,而且動作設計寫實之餘,還能帥,真的非常棒。

當然,從劇情來講,《葉問》第一部開了個好頭。

葉問這個銀幕形象,演繹了一出大家想要看到的戲。

深藏功與名,沒事乾就躲在家裡陪著老婆孩子,這顯然一副高手宗師做派。

從觀賞性來講,其實是超過《霍元甲》的,因為《霍元甲》整個電影充斥著一個思想——“冤冤相報禍事間”,不夠膾炙人口,大家覺得的武師,是高尚的民族英雄,也不夠高尚。

《霍元甲》作為電影來說,是不錯的,很飽滿的刻畫。

但這個不是觀眾們想看到的。既然不是想要看的,那麼再好,也是爛,因為他辜負了期望。

經過那麼多動作電影的鋪墊,你拍一部民國時代的動作片,家國情懷肯定是擺在第一的,結果大家隻記住了:霍師傅,你嘛時候是津門第一?

《葉問》很好,節奏、劇情都很棒,至少符合觀眾預想。

前半段,葉問在家陪老婆,但是安排了力王·虛竹·樊少皇出場被他爆錘…

樊少皇的角色就典型的武人,走綠林道的。

我來了,就要打,不打,我習武乾什麼?

被暴打…葉問繼續在家陪老婆,然後,日苯人來了!

其實,樊少皇的角色,塑造的比葉問要好。

電影裡的葉問太高大了,簡直就是教科書標本。

樊少皇演的那個才是活生生在日苯人壓迫下的武師。

“你試過吃不飽飯麼?”最簡單的一句話,你家住在大寨子裡,有老婆陪著,我還欠你花盆錢呢。我都快餓死了,我想要管什麼大義,大義不管我啊。

而且《葉問》的最後高潮戲安排在‘我要打十個’之後…

這個有點尷尬,因為‘打十個’已經把觀眾的情緒點燃了,最後的決戰有點過於倉促…

扯回來,儘管《葉問》有不足之處,但比較起《梅蘭芳》,那真的有點欺負人。

《梅蘭芳》是很多人對陳大導演徹底死心的一部戲,拍的太死板了!

就你完全想象不到這是拍出《霸王彆姬》的導演能帶來的東西!

可以理解,陳大導演說‘我們要拍一個自己心目中的梅蘭芳’,然後,梅家不允許,梅黨不允許,戲界不允許…

這也直接導致電影《梅蘭芳》變成在多方拉力、較量、顧及、平衡下的殘品。

影片拍攝中,梅葆玖先生對劇組乾涉諸多,這也注定這是一部失去靈性的作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