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月(1 / 2)

沈旭東沒有坑人的意思。

對娜紮來講,發力網絡劇比她演電視劇、電影好多了!

娛樂圈就是這樣,一流明星與一流資源對接,二流明星與二流資源對接,很少出現跳級的情況。

而且,說實在的,娜紮的演技絕對算不上優秀,最多也就及格。

商業電影裡演演花瓶那種…

關鍵娜紮還做不了流量明星…

流量明星是一種產品,你不能拿演員的標準去審視他們,更多時候他們是作為一個產品去呈現給觀眾的,他們要實現的功用是滿足觀眾娛樂、消遣、崇拜、臆想以及造夢的需求。

所以他們既需要不停有新鮮的物料出來營業,維持觀眾的好奇和新鮮感;也需要偶爾炒炒CP、立立人設,在綜藝節目上頻繁刷臉,讓曝光和熱度穩定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

對流量明星來說,其實他們是市場驅動和粉絲形塑的產物,市場需要什麼,他們就得變成什麼,市場需要他們娘炮造型,他們就得娘炮,市場想讓他們肌肉型男,他們就得肌肉型男!

流量就是他們最大的價值,也是他們在娛樂圈賴以生存的根本。

千萬不要讓流量們演正劇,那會是災難!

綜藝裡刷刷臉,演演古偶劇就挺好了。

娜紮、熱巴包括楊紫都要走演員路線…

那就發力網劇…

以往的網絡劇都以low著稱,事實上,現如今網絡劇裡製作水準低下的也數量很多,畢竟拍網絡劇完全沒有門檻,你自己拿個DV、找兩個同學拍一拍、做做後期加工一下都行。

即便是口碑爆棚的《毛騙》——《毛騙》第一季最後一集狐狸追東東、小寶的長鏡頭、還有被趙寧設局下餌後警察追東東的那一段,當街狂奔加擒拿引來大批群眾圍觀,頗有90年代各種犯罪記錄片風範。

為什麼這麼拍?

沒錢唄!

而且,電視劇市場已經陷入一個怪圈:如果沒大咖就不好賣,電視劇觀眾還是認明星居多,而請大牌就導致製作費水漲船高,就更需要靠明星來賺吆喝好賣個高價錢…

網絡劇不存在這些問題。

一因為成本限製,二來觀眾已經習慣了網絡劇裡看不到電視咖,三就算沒大咖,視頻平台也會買單,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把錢花在製作上?

至於傳統電視劇,網絡觀眾不買賬?

想多了,觀眾不買賬的內容隻有一種:垃圾內容!

這是沈旭東瞧不上一幫所謂的新媒體工作者的原因,一個個趾高氣昂的,無一不把傳統產業,在血海裡拚博數十年的工作人員,當作笑話一般看待。

覺得窮、玩梗才叫網絡劇!

嘖嘖…

隻能說這幫人不懂內容…

……

娜紮過來拜訪一下,然後就離開了,《無心法師》的製作團隊是侯洪亮團隊,總導演李雪,編劇則是沈旭東的編劇工作室,七八個編劇一起…

總成本1800萬。

《古鏡》、《無心法師》、《心理罪》三部屬於精品劇,成本都在2000萬上下。

開篇之作《鬼吹燈隻精絕古城》成本3200萬,屬於超級網劇!

隻能說現如今的演員還沒有那麼金貴,動不動就八位數的片酬啥的——《精絕古城》主演陣容是潘悅明、薑超以及盧靖姍…

三人加在一起片酬才550萬。

總共32部劇集,按照策劃,總投資接近五個億…

公司有一大批半紅不紅的演員,也有不少潛力新星、人氣新演員。

全都安排上!

……

公司,確切的說是工作室,沈旭東正在跟一群人商量《魔盜團》的演員。

商業大片肯定要用大明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