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說服(2/4)(1 / 2)

氣場強大的女演員其實挺吃虧的,因為後世流行的古偶劇、甜劇,女主角都是軟糯可人的那種…

她就不行,再加上長相不算絕美——非是科班出身,臉部輪廓啊、五官比例啊跟很多表演係的女生相比就不夠完美。

傳統意義上的古裝劇對演員顏值要求挺高的。

再加上演技也就那樣,也沒有什麼不可替代性…

漸漸就糊了…

其實還行,至少有戲接,而且不是法製咖。

在這個圈子裡,你隻要安心待著,守法且有規矩,會有好事降臨在你頭上的!

看完一段,待導演喊完哢,沈旭東這才鼓掌:“演的真好!”

“你在誇誰?”

“都誇…”

張藝某起身:“我來介紹一下…”

“我都認識…”

話雖如此,沈旭東還是鞠著躬,跟各位演員打招呼…

都是前輩!

《歸來》劇組,除了張慧雯,其他的都是戲骨級彆…

不對,還有個李純。

……

李純也是《金陵第十三釵》出道,但她沒有簽約新畫麵,所以,也沒有跟天美傳媒搭上關係,不過她跟劉奮鬥關係不錯…

劉奮鬥是《愛情麻辣燙》的編劇,也是《洗澡》的編劇,後來自己執導電影,拍了《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也屬於京圈人士!

隻不過名聲不顯罷了。

沈旭東對她印象不深,隻知道她一直都有戲接,出圈的角色好像隻有《慶餘年》裡的司理理…另外就是了陳思成的夜會門女主角…

還有她長得真像王鷗!

沈旭東隻是看了她幾眼,並沒有接觸——這次來探班《歸來》,主要是勸說鞏利接拍《三國》,旭東沒有閒工夫傳播藝術的。

一天的拍攝結束,旭東先陪著張藝某聊了一會,正要告辭,張藝某突然問:“…伱對文哥題材有什麼看法?”

“談不上看法,”沈旭東很老實:“我了解的不多,觀眾了解的更少…這個題材明顯屬於非主流…”

“已經是非主流了嗎?”

“嗯…就好像傷痕文現在沒人看了一樣…”

“時代?”

“差不多…”頓了頓,沈旭東接著道:“現在的主流電影市場要的是好故事,類型化敘事能力!”

“我們上大學的時候,教的是淡化敘事…”

“很正常…”

整個80年代,無論是電影學院的教師、學生,還是理論界,大家的目標都非常一致,就是怎樣把中國的藝術搞上去,讓中國電影在國際上產生一點影響。因此,第五代導演無論是創作理念還是技術,都圍繞著這個中心,80年代是一個主流藝術主張非常鮮明的時代…

那個時候的電影與當下電影製作以市場導向為主不同,電影作品更主要的是藝術的呈現。

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五代導演更加擅長在中國化的宏大敘事中探討中國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性,在充滿思辨性的電影主題中傳達得更多的是集體的意誌,象征性、寓意性強烈…

然後到了第六代…

第六代導演們其實挺可憐的,他們拍電影的時候,趕上了計劃經濟結束,傳統的製片廠製作體係瓦解,藝術片難以獲得投資,生存空間被大大壓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