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簽約藝人的標準(2 / 2)

陳曦把手機拿給沈旭東…

……

周訊還有陳坤組建了一個經紀公司叫東申未來,簽了幾個高級臉的演員。

這裡的高級指的不是精致,而是適合講故事那種…

張靜怡、周遊…

東申培養新演員的思路沒錯,但可惜疫情後的電影市場遇冷。黃掉的電影項目不在少數,更不用說文藝片項目了,文藝片都直接進入“冰河世紀”了。

後來,商業電影更是越來越傾向於押注熟麵孔,不敢輕易啟用新麵孔。

所以,黃博一個暑期檔上了四部電影!

新人從電影走出來的概率越來越小了。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東申的藝人如今都在出演甜寵青春、古偶劇,這和以前的定位有很大差彆。

而這幫人在出演甜寵青春、古偶劇之後,也迅速變得泯然眾人、甚至還不如“眾人”好看。

其實,主流的甜寵青春、古偶劇讓“特彆臉”演員來演,也不符合大眾審美,對劇和演員本身都沒有助益,是一個相互折損的狀態。

……

沈旭東接到電話,飯都沒吃完,直接跟陳曦一起抵達了總局…

先坐下,然後陳主任拿著一份文件:“你先看一下…”

沈旭東趕緊翻看…

好嘛,是體育局的意見,一堆大方向意見:弘揚

體育精神、發展體育文化、凝聚中國力量;用藝術的體育和體育的藝術,講好體育故事,打造百姓的精神殿堂,讓《乒乓》成為中國體育電影史上一座豐碑,凝聚起中華兒女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沈旭東都無語了,《乒乓》並不隻是乒乓,可以換成任何運動,羽毛球、網球甚至棒球…

“不是,我拍電影,他們提供指導意見?有毛病啊?他們懂電影嗎?”

“…但你拍的是《乒乓》啊!你應該知道乒乓球是國球吧!”

沈旭東翻了翻白眼:“我也知道看乒乓球的人很少…”

這是事實,體育的魅力在於未知和衝擊力,但在中國,乒乓球是最缺乏這兩樣東西的,打的人很多,但是看的人真的很少。

因為必贏!

“這是上麵的意見…”

“不是,我拍的不是體育電影,如果我想拍《中國乒乓》,我可以設置這樣的劇情:早期中國乒乓不行,經曆了失敗和挫折,然後刻苦訓練,最終絕地反擊,最後取得了勝利,為國家取得了榮譽…但我這個《乒乓》是關於天賦、訓練、熱愛…一個關於青春迷茫的故事。”

“你一點興趣都沒有?”

“…我一點興趣都沒有,您對體育局的很多事也應該清楚吧?您說我沾惹上合適嘛?”

《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這種片子,從內映會到首映禮,一個現任國乒的成員都見不到。現任國乒甚至寧可去拍什麼《旋轉吧,乒乓》…

為什麼?

沒搞定劉國梁唄!

這電影的核心就是了解國乒那一係列檔子破事,然後還要避開所有敏感點,最後給一個主旋律主題。

真就敢上敢拍,那不被撞得頭破血流才怪!

什麼檔次,也敢拍天津世乒賽?

你拍天津世乒賽怎麼也繞不開蔡,這事無解…

要知道以郎平這麼大的能量+中國女排集體實名出演都要麵對排協改名的要求,你們為什麼完全沒有去考慮國乒內部政治鬥爭這麼大的風險?

在國內,搞電影,尤其這種電影,其實就是人情世故,就是請客吃飯。

這種題材,是編劇一拍腦袋說拍就可以拍的嗎?

沈旭東可不想沾惹這些破事,陳主任作為體製內部的人,當然也明白沈旭東的顧慮,想了想,他道:“要不你改個名?”

“改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