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反駁(1 / 2)

《少年派》確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即便沈旭東不喜歡李鞍,也不得不想承認這部電影相當完美…

完美指的是畫麵、劇情包括特效相得益彰。

很多人評價這部電影美的像詩一般——含蓄、優美、情景交融。

確實如此!

節奏感確實牛逼,悠然自如,不急躁也不拖遝,不喧鬨亦不沉悶。

轉折無任何生硬之感,都是點到為止的水到渠成,連李胺電影慣有的算計都沒了!

——《斷背山》就是一部很算計的電影!

既有商業片的爆米花屬性,又兼具文藝片的藝術性。

但,《少年派》之後,不知道為什麼,李胺癡迷於對拍攝技術的研究,最近的一部《雙子殺手》,展示的是120幀影像拍攝技術,但是電影的內核,始終是影片的劇情和人物!

故事不好看,技術再先進,整個電影也是流於表麵!

其實大部分觀眾看電影隻是出於打發時間的目的,或者進影院先睹為快,並不是出於對藝術的欣賞…

……

黃中磊跟趙軍他們怎麼談的並不重要,沈旭東看完《分賬“寒戰”,誰是贏家?》,忍不住發了個微博:“高屋建瓴、指點江山很容易,具體事情還是靠人來做的,電影要是這麼好做,那為什麼每年盈利的就那麼幾部呢?”

“還‘與其盯著彼此的分賬比,不如思考如何用更好的電影贏回觀眾。’…這個問題就好像問我‘為什麼不吃肉粥呢!’…”

“分賬不合理,為什麼不能盯著?難道不盯著分賬比,就能提高電影質量?”

“我有時候真感覺《日報》好多評論一點水準都沒有,文章寫儘太平事,不肯俯首見蒼生!”

“你知道2%的分賬比代表了什麼?一部成本5000萬的電影,1.45億票房,2%的分賬比代表是否盈利!”

“不說彆的,就說《龍門飛甲》,票房6.24億,看著很高,分賬2.52億,扣除接近4000萬美元的成本,內地收益利潤才1400萬,多2%,我們能多收2000萬以上!”

“沒有這個2%,我們就很難下定決心拍攝高成本的電影!”

“站著說還不腰疼,我跟你說,我要是隻想賺錢,完全可以跟投好萊塢,不再做華語電影,反正全球分賬,觀眾也喜歡!”

“月初上映的《暮光之城4:破曉下》全球票房八億美元,我們也有投資,明確告訴你,一部戲的分賬超過了我們公司前十一個月的收益…”

“我真搞不懂為什麼會苛責製片方…難道影院放映的全都是好萊塢電影,伱才滿意?你不懂電影行業可以閉嘴!”

“實在憋不住了,有時候真想說點什麼,但又不敢說,借著酒勁,說一句:不指望你們提供專業點的意見,但能不能彆拖後腿?有那個時間,能不能關心一下房價,關心一下教育,醫療,盯著電影行業,看什麼?你懂嗎?”

直接@趙軍還有高軍…

還算理智,沒有@二流報紙…

……

沈旭東的話很有分量!

畢竟是內娛電影行業領頭羊。

他公開反對《XX日報》的社評,然後…

微博立刻把這玩意掛上了熱搜——現階段的微博很猛的,口號是‘關注就是力量,圍觀改變中國’,啥玩意都敢上熱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