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從光替到大明星(1 / 2)

所謂的粉絲電影也好,流量經濟也罷,其實都是用來匡錢的!

風口…

在2015年到2017年期間,娛樂圈曾經迎來一陣前所未有的爆發期,在政策和資本的雙重刺激下,“大IP+小鮮肉”的公式應運而生,橫掃一大批熱錢!

短短幾年間就造富包括一爽一簽兒在內的一大波人。

但是很快政策收緊了,《戰狼2》的巨大成功,而且是對著《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大電影貼臉輸出,證明“大IP+小鮮肉”是無效的!

資本的遊戲也結束了,娛樂圈的財富就像大浪一樣迅速退去,大批娛樂公司被拍死在沙灘上…

從業者+明星們都開始集體切換成哭窮賣慘模式。

很正常,畢竟由奢入儉難嘛…

然後,創造101橫空出世,一舉創下多重紀錄,不管是點擊率,影響力,甚至是招商情況,都給了整個行業莫大的鼓舞。

畢竟,大IP+小鮮肉的故事講不動了,咱就換個“中國偶像產業崛起”的故事來嘮嘮。

無論如何,都要向金主爸爸們證明:我們可以的!

然後,甭管什麼玩意都往偶像產業撲。

有資源的公司就駕著資本馬車金光閃閃地入場,沒資源的公司呢,硬著頭皮也要先上車後補票,總之無論如何,一定要搶到這個風口,誰先上誰先吹,就看哪頭豬能飛起來了。

連王思聰的香蕉娛樂,包括業內做傳統影視起家的公司,也都紛紛下場成立偶像養成的分公司。

有資本和沒資本的投機者都進去狂歡一通,可殘暴的歡愉總是以殘暴結束,隻留下來一地被玩爛的坑。

果不其然,行業亂象頻出,一紙公文隨即刮起颶風。

再然後,這個風口很快熄滅…

有時候,沈旭東會想我們的娛樂行業會怎麼樣,其實很難給一個具體的答案,毋庸置疑的是,行業一定會繼續,繼續尋找下一個光怪陸離的造富風口。

沒人舍得這種潑天富貴的。

從這個角度來講,郭景明真的很厲害!

《小時代》開篇寫的是:“這是一個夢想閃耀的時代,這也是一個理想冷卻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我們的小時代。”

時代的“小”,在他的筆下被具化成了個人主義的全景式舞台:這裡沒有時代命運的苦大仇深,隻有男男女女的你爭我鬥。

“90後是沒有曆史記憶的一代。過往的文學作品推崇冷酷的、憤世嫉俗、帶有強烈意識形態的內容,他們過濾了,因為他們不需要再反抗什麼。”

BJ大學中文係教授陳曉明評價郭景明和他的文學時,也在評價90後這一代的生存狀況。

很對,所以造就了《小時代》原著的輝煌…

之後,做電影,甭管他是有意還是無意,但都跟流量時代的開啟,粉絲經濟的興起同頻…

成為了第一批吃到“蛋糕”的人!

但這種運氣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負擔,因為它會形成路徑依賴…

當然,這些是之後的事情了!

……

《太子妃升職記》算是PPTV獨立投資製作。

PPTV旗下也有專門的影視製作公司,就叫PP影視,人員構成則是弧光聯盟還有小糖人為主,犯罪劇、校園青春劇都有拍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