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三國》上映(34)
攝影機關閉,馬東讓現場工作人員送上來幾盤下酒菜…
沈旭東有些驚訝:“還聊?”
“聊點不播的!”
“…哈哈,可以。”
沈旭東點頭,夾起一塊魚豆腐:“想聊什麼?”
“你感覺咱們這檔綜藝能成嗎?”
沈旭東撓頭:“有點困難!”
“怎麼說?”
“《鏘鏘三人行》、《魯俞有約》都麵臨收視率跌停的危機…現在生活節奏的加快,多數人觀看綜藝還是以搞笑娛樂為主,很少人集中精力去追尋一檔談話節目…此外,談話類節目主要看點是挖掘隱私,但現在,輿論傳播的效率太快了,守著微博就行,沒有必要再看綜藝…”
“那…你有什麼想法?”
“結合真人秀形式!”
馬東疑惑:“真人秀?”
“擴充攝製隊伍,跟拍一整天…將整個鏡頭視角延展了受訪者的生活場景與工作場景之中。”
沈旭東接著道:“然後你就會驚奇的發現,受訪者在自己所熟悉的環境之中,更加願意主動的溝通表達自己的經曆、思想和態度。
包括圍繞在受訪者周邊的人、事、物,往往也在無意間透露出各種在演播室裡根本挖掘不到的真實訊息。”
“跟拍一整天?”
“對…真人秀嘛,我可以給伱推薦給你幾個人選…”
“誰?”
“任正非、王建林、許家印、馬芸、李彥宏…對了,還有張朝陽、賈躍亭…”
聽到這些名字,馬東:“…你都認識?”
“任正非和許家印我沒打過交道,其他幾位都見過幾次…”
“他們願意接受采訪嘛?”
“企業家也要打造人設的,放心吧…”
……
哦,沈旭東說的其實《魯俞有約大咖一日行》的模式…
從市場需求的角度而言,訪談節目依舊存在著巨大的消費市場。
尤其在雞湯盛行,名人成功學鼎盛的年代…
其實,央視也有類似的采訪節目——《你從哪裡來》,邀請的嘉賓有王健林、柳傳誌、潘石屹、稻盛和夫等等。
但那個節目出來的效果更像宣傳!
在互聯網時代,如果節目不能夠創新,便會被同質化!
這是不可否定的事實。
在紛繁玲瓏的電視節目競爭市場中,如果節目失去自己的姿態與格調,就會被淘汰與忘卻,這同樣是殘酷的現實。
馬東本身就是做訪談節目出的道——《有話好說》,在芒果台,當時芒果台還堅持新聞立台!
他膽子很大,也願意玩花活,《有話好說》請亞洲小姐來到節目現場,也做《孩子染上艾滋病》,錄製時馬東伸手擁抱了患艾滋的孩子…
大概半年時間,《有話好說》幾乎和《實話實說》《鏘鏘三人行》齊名,被譽為談話節目的“三駕馬車”…
然後他為自己的輕狂付出了代價——《有話好說》請到了男女各一名同誌嘉賓和李銀河,在電視上公開對同誌群體做討論。
為什麼選這個主題,馬東如此回應,“因為我覺得在一個健康和開放的社會裡,不應該有什麼是它客觀存在,大家卻對它視而不見。”幾位嘉賓言語交鋒數小時,馬東說出了結束語,“謝謝電視機前的觀眾,我們下周三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