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選角(2/4)(1 / 2)

《寄生上流》就是《寄生蟲》…

身處底層社會的金家因為破產不得不寄居在半地下室生活,勉強度日。

一個偶然的機會,金家的兒子獲得了給有錢人家女兒做英文家教的機會,繼而把自己的妹妹介紹進來做美術家教,賺取不菲的工資。

由於有錢人的“天真單純”,這對兄妹又通過不道德的手段將原有的司機和女管家替換成自己的父母親,一家人成功“寄生”在上流家庭。

機也在此時發生。

一場大雨改變了所有人的命運。

前任女管家突然回來,揭示出豪宅之下藏著一個地下室的秘密,她的丈夫為了躲債已經在其中居住多年。

由此,兩個底層家庭的命運被聯係在一起,他們互相理解的同時也互相傾軋,為了爭奪生存的空間,不得不以命相搏。

主人的到來,則讓這部電影的後半段充滿了緊張感。

高潮在電影的最後,兩個底層的家庭的鬥爭從地下發展到地上:前任女管家死去,她的丈夫衝出地下室殺死了金家女兒,金家父親卻因為有錢的“主人”流露出對自己氣味的厭惡,意識到兩個底層家庭的關聯,突然若有所悟,將男主人殺死…

這個劇本並不符合中國國情!

你看啊,男主一家人,男主,英語水平很好;男主妹妹,第一次見麵就能讓富人家的女兒聽自己的,並且自己有一定的藝術造詣;男主爸爸,開過豪車,並且駕駛特彆平穩;男主媽媽,能很好的打理富人家的日常,完全符合管家要求…

英語、藝術、豪車駕駛技巧、管家,這些怎麼看都不是一個貧窮家庭的特征。

而且,一般人說話都符合他的階層和圈子,平時活在地下室,接觸打交道的都是社會最底層的人,三句話不離一句臟話,突然搖身一變就成了留學精英分子,說的頭頭是道,可能嗎?

所以,這個其實是一個寓言故事。

赤果的反映貧富差距…

本質上,《寄生蟲》其實是一部拍給中產階級的展現上流社會和底層的奇觀電影——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故事。

沈旭東更喜歡《燃燒》…

《燃燒》注重留白和意境的呈現,給出角色設定,給出環境背景,剩下的自然而然發生…

但從記憶來看,《寄生上流》明顯更符合西方口味,最主要,這部電影拿了奧斯卡…

所以,沈旭東選擇《寄生上流》…

也不算主動迎合啥的,對於推廣PPTV還有天美傳媒都有意義的!

不過,阿謀選角…不是一向他自己決定的嘛?

怎麼會問沈旭東的意見?

……

之前說過,張藝某不怎麼關注娛樂圈,

當年台灣有個組合,叫F4,火遍大江南北,有個記者采訪張藝謀問他對於F4的看法,張藝某一臉詫異,F4不是美國那個戰鬥機麼?

他選女主角的方式很特殊。

副導演把所有女人的照片投屏在大屏幕上,然後張藝某看一眼,翻下一頁…

遇到合適的,直接就定了下來!

這個是圈內都知道的事。

在資本沒有大肆進入娛樂圈之前,謀女郎可以說是一種階級升遷的方式…

再說了,謀女郎對於演員來說,已經是一種榮譽了…

沒有理由找不到合適的演員!

所以,沈旭東見到阿謀,第一句話就是:“您真的找不到合適的女演員?”

“我聽說公司有規定,選角最好用公司的演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