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電影,票房不到15億,根本談不上盈利,要不是我老板想圓夢,我根本不會做這個戲!”
香港,鐘麗芳跟堵住她的媒體,回答了幾個關於《陽光凶猛》的話題…
《陽光凶猛》香港票房也很好,首日票房680萬港幣…
刷新了華語片首日最佳票房記錄。
還是敵不過好萊塢大片——《鋼鐵俠3》首日開畫破千萬港幣…
不過鐘麗芳的語氣似乎並不看好這部電影…
呃,她在裝!
《陽光凶猛》的成本確實挺高的,但也沒到5億港幣的程度,也就兩億出頭,為什麼說的這麼高?
當然是不想分利潤咯!
嘉禾以後又不跟周星弛合作…
一部電影,導演是邱禮濤,演員都是嘉禾找來的,周星弛憑什麼拿走15%的利潤?
給他1500萬美元的片酬就不錯了!
……
《陽光凶猛》確實很猛,首日1.9億,次日2.17億,第三天2.02億,首周三天,票房破六億!
然後‘周星弛日記’在網上廣為流傳…
《一周日記》,大概寫於1992年左右。
日記內容記載了一些瑣事,也有一些思考,比方說‘聽聞台灣片商最近以聯手購買港片的方法,以壓低港產片的價錢,而且更定出一條新例,就是不再以自負盈虧的方式合作,而要和香港片商分擔責任。我認為台灣片商有此新例,是為保障他們的利益,實屬無可厚非,香港片商要謀對策,亦隻能拍多一些高質素的電影,希望可以衝出亞洲,發覺多些新市場,這樣便無需過分倚靠台灣市場!’
‘我的喜劇形象已被大家認同,本來對一位演員來說已是成功的必備條件,但我卻認為不足夠。因為我覺得自己經常演同一類型的角色,沒有什麼變化,就好像潮流一樣,很快會過時,所以我希望嘗試不同類型的角色,好使觀眾知道我並不單隻是搞笑的小子而已。’
沒辦法,隨著電影的爆火,周星弛再度成為熱點人物。
而且熱度並沒有下降的意思!
但凡跟他有關的新聞,直接就是十萬+閱讀量…
自媒體、營銷號都是圍繞著流量打轉的,現在的熱點就是周星弛,蹭一波很正常…
沈旭東沒有理會這些聲音,繼續拍攝《東北福爾摩斯》…
其實趙本衫比較起周星弛,挺吃虧的。
最典型的就是地域,畢竟港片是很多人心裡白月光,就算有時候屎尿屁段子,也會被解讀成正麵意義,比如後現代解構,有人講雖然周的作品中有下三路的東西,但是那是劇情需要,那是搞笑的需要,周的作品是積極的,是小人物逆襲的勵誌片…
還有就是語言問題,港式喜劇很多低俗東西,在翻譯國語版時候得到升華,而且語境變了以後,那種感覺就不這麼強烈了,另外,是港片有強情節,節奏特彆快,它會衝淡那種不適感;
小品不一樣,不是每次都有明顯合理的主題和衝突,這個就吃虧了…
事實上,看過《馬大帥》、《劉老根》的觀眾基本也不會得出低俗的結論,畢竟有主線故事撐著呢!
後來,趙本衫離開春晚,用事實證明自己就是王者,作品漸漸經典化,並加光環,當一個名人不太出來,懷念就會大於攻擊,就逐漸增加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