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都是故交(2/4)(2 / 2)

流量從來就不是一個壞詞語,舉個例子,四大天王雖然不是網絡時代的人,但當年拍街頭廣告雜誌封麵他們一定是首選,流量表現的方式發生了改變,不代表流量就不見了。”

“現在的流量隻限於粉絲,什麼時候全民都能接受了,他(她)就不再是流量,而是天王、天後…”

……

其實,沈旭東沒說實話。

在流量明星這個名詞出現之前,無論是實力派還是偶像派明星都是通過自己的作品,吸引人們成為他們的受眾,通過持續不斷的提供高質量的作品,維係受眾群體,不斷擴大自己的社會影響力和社會公信力,同時通過廣告和代言,將社會影響力轉化為經濟收益,這是一個長期過程。

也就是說先有作品,然後才是其它!

流量明星的出現,實際上是資本加持,直接打破這種長期而緩慢的造星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資本推動下的流量模式。

和普通的明星不一樣,流量明星不靠作品,靠的是強有力的組織和洗腦營銷,短時間內吸引一批粉絲,然後,才有作品…

但楊小蜜、趙麗影包括唐妍,又不是這種模式,她們先有作品,聚集了一堆粉絲之後,才化身為流量。

……

“挺好的,韓憨的作品不會比郭景明的賣的差!”

論壇結束,王長田找到沈旭東,聊起了光線拿到了《後會無期》的發行權…

“但那個電影有點文藝…”

“不是純藝術片吧?”

王長田搖頭:“那倒不是…”

沈旭東所謂的純文藝片就是那種完全放棄商業敘事,不取悅觀眾的類型。

最典型的就是《不虛此行》…

關於一個人寫悼詞的故事,做著殯葬行業的一些事務,沒有背景音樂,沒有煽情,更沒有波蕩起伏的故事,人物情緒都是克製的。

你說這種片子誰會去看呢?

喜歡看歐洲片觀眾?

不好意思,看過《白絲帶》《愛》《她》諸如此類的電影,根本對《不虛此行》毫無興趣!

無論是探討人性還是探討死亡,抑或者探討未來科技,雖然沒有煽情,感情克製,但是故事有深度,甚至這些電影故事情節都很緊湊,看完之後還會深深的震撼。

扯回來,沈旭東擺手:“隻要不是純文藝片,那就沒問題…你怎麼拿到的發行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