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有夠爛的(2/4)(1 / 2)

周星弛之後的《美人魚》,沈旭東不準備參與…

實在是那份協議過於離譜——光線作為主控投資方,獲益20%…

當然,光線的股票漲了40%,順便手裡有《美人魚》版權,所以,周星弛拋開光線做《美人魚2》,一直沒上映。

影視界,吹捧是慣例,能夠互相調侃說明關係好;

不吹不黑已經是很嚴重了,比如無線五虎就傳聞關係不和,人家可沒互相指責過…

當麵批評是很嚴重的攻擊行為,極少發生,但在周星弛身上是司空見慣!

所以,還是保持距離吧…

至於16年春節檔,公司儲備的重點項目還是很多的,《流浪地球》、《端腦》、《獨行月球》還有《全麵戰爭:長城》…

算了,不提這個事了,有媒體問到了《明月天國》,沈旭東回答:“武俠電影,我肯定會支持的…”

……

其實,拍《白發魔女》沒啥意思!

中國武俠一般由“家國恨”、“江湖味”和“兒女情”三大元素呈現。

林青霞和張國榮主演的那部號稱經典版的《白發魔女》,為了講一個囫圇的故事,把重點都聚焦在了江湖兒女情之上。

當年看的時候,印象最深的當然是林青霞的絕代風華,張國榮的不辜負,還有吳鎮宇和呂少玲演的雌雄同體的姬無雙…

但若刨除這些大演員們的個人魅力,於仁泰的那部電影,留下最多的怕是貫穿全片的黑暗色調以及和田惠美精致的美術設計。

就一部很雞肋的電影,可看可不看…

張之亮想玩點新的東西!

女真侵國,權奸當道,忠臣喋血,餓殍遍野,陰謀無間…

這些東西,對張之亮導演來說,也不是新鮮事,他之前執導的《墨攻》,都在描繪時代背景上給足功夫。

成名作,《中國最後一個太監》,他對於表現動亂時代,很有一番心得。

問題是,不論是梁羽生的原作,還是此前的屢次改編,《白發魔女傳》的重點都是愛情。

所以,一邊在交代大曆史,一邊又必須糾結於小情仇。

整部電影一個‘亂’字就能概括!

事實上,舉凡華語電影中改編成功的武俠電影,例如《臥虎藏龍》或者《新龍門客棧》,本身就是小故事;

而民間傳奇中,也隻有《黃飛鴻》係列,《狄仁傑》這類劇情上幾乎不用太過連貫,每一集可單獨成章的範例才能稱得上成功。

而包括金古梁的經典作品,還有類似楊家將、隋唐英雄或者七俠五義這種曆史背景和內涵豐富、故事連貫、人物眾多的原著,在電影改編上都鮮有優秀作品。

為數不多被人念叨的,也都是極儘濃縮的《東邪西毒》或者喜劇演繹的《鹿鼎記》係列。

原作豐富的信息量,鮮明的人物個性,戲劇衝突不斷的精彩故事以及電影的快速敘事節奏之中如何平衡,這一點在港片的黃金時代也沒有很好的解決。

但這一類彆中,又存在太多可以視為寶庫的電影素材,讓人難以舍棄。

所以,儘管武俠片式微,依然有《白發魔女》、《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這類改編作品問世…

香港電影黃金時期那麼多有才華的人都搞不定的事情,現在能搞定了?

不過,沈旭東真的好奇,張之亮之前的《肩上蝶》已經狠狠撲過一次了,居然機會拍和《明月天國》,隻能說導演太好混了…

原時空,院線對這部戲寄以厚望,幕後陣容很強大的:

攝影:林國華;

剪輯:鄺誌良;

藝術指導:徐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