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東一直想重啟武俠電影…
就那種不加入思考的類型,純爆米花屬性。
武俠的重點是在“俠”字!
不說什麼金庸的“為國為民”,其實沈旭東的理解是俠以武犯禁!
所謂的犯禁,其實就是反抗權威,這是他們的底色,主流武俠裡的價值觀都是鄙視朝廷鷹犬,正如香港黑幫片裡幫派爭鬥大忌是報警。
武俠精神本身是與犬儒主義對立的。
俠的理念不一定是對的,但俠客一定是率性而為,忠於自己的內心的。
武俠文化裡普通讀者得到的其實是反抗規則與不公的快感:不管你什麼勢力、陰謀、套路,老資就用武功和你乾碎。
武俠的底色是底層視角,哪怕是貴公子的人設的主角,也從不以救世主自居,更忌諱欺淩弱者。
古龍的《歡樂英雄》裡就是一群這樣的人,驕傲,自信,傲上而不欺下。
那些情商高、社會人,包括往上爬其實適合官場和商戰,絕不應該放在武俠世界裡…
當然,武術指導也很重要,沈旭東還是喜歡那種速度極快形成連續壓製的,比如一個雙刀高手配合步法連續劈砍,快得就像一團團滿天刀影,在這個節奏內打得敵人狼狽格擋無力反擊…而不是什麼慢動作一刀劈開了水滴什麼的…
踏馬的,感覺現在的動作設計都是從《舌尖上的中國》走出來的,慢鏡頭、再慢、抽幀、快、再慢鏡頭、凹造型…
一套動作下來,感覺他想讓你看清每一顆食材的化學分子式!
神經病!
先來倆部純爆米花試試市場反應:《目中無人》以及《千裡不留行》,主演分彆是謝苗還有吳越…
武俠電影嘛,一定要有爽感,這種爽感必須要通過演員的打鬥實現,這就要求演員本身必須具備武術功底。
總不能找肖戰演正經的武俠電影吧?
不過徐可想做《神雕》、《射雕》,那就讓他來唄!
徐可的名聲還是有的。
另外,《神雕》、《射雕》的服裝都可以授權周邊,武俠、古裝風格的民俗、餐廳都用得上…
這個是源於《流浪地球》劇組——有個東莞玩具廠叫killerbody,主動跑去找劇組授權做衣服的周邊,然後看到了道具破破爛爛,圖紙也不全,於是,玩具廠加入進來,幾乎重新工程設計了一遍,穿著能跑能跳,可動…
沈旭東很乾脆直接讓他們做了影視供應商,開模成本直接讓量產周邊覆蓋,一步到位,電影道具和周邊一起設計生產。
輕量化看起來做得也更專業,演員不用穿得演那麼辛苦。
看著很簡單,其實壞了規矩——影視劇一些服化道供應都是業內廠子壟斷的,沈旭東直接找了圈外…
比方說甲胄圈子的複原已經有一定高度了,古裝劇的盔甲還是那麼多臆想甲,因為提供道具的是一些公司壟斷的,不是說誰做的好就用誰的…
沈旭東準備多找幾個專業一點圈外公司加入!
你要搞工業化生產,就不能局限在影視、文藝這個小圈子裡。
……
原時空,《太平輪》(上)票房慘敗,投資方很忐忑,要求吳語森對影片進行調整,適應市場。
吳語森老了,麵對這片新江湖,他突然有些不知所措。
而這時,徐可默默跳了出來。
他給吳語森介紹了許多優秀的特性團隊,甚至主動承擔起《太平輪下》的後期剪輯工作。
徐可直接把《太平輪》(上、下)剪成一版——幾十分鐘的前情回顧,徹底放棄了上一部…
所以,看著順暢很多,口碑也不錯…
但…大部分觀眾已經對吳語森失去信任,而且發行公司已經對吳語森徹底絕望,壓根沒宣傳…所以,《太平輪(下)》票房更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