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九點,沈旭東才下樓吃早飯,陳郝趕快放下手裡的平板,迎了過去:“早!”
“…你幾點起來的?”
“7點半左右…”
“…你昨晚也是兩點才睡的啊!”
“沒事,我中午可以補覺…”
陳郝一邊說著話,一邊接過阿姨遞來的牛奶,放在桌子上:“你先喝牛奶,待會會上主食!”
沈旭東端起牛奶,一飲而儘,然後才問:“…伱吃了?”
“…還沒,我剛做瑜伽做了一個小時…”
“瑜伽…”
沈旭東突然想起來:“我說你怎麼柔韌性變得那麼好…”
“你也可以練啊!”
“算了,我最多跑跑步…”
聊了一會,阿姨把早飯端過來,就是包子、雞蛋餅還有全麥麵包,沈旭東挺餓的,甭管什麼,塞進嘴裡,直接咀嚼…
陳郝端了杯果汁,坐在一旁,陪著他吃早飯,突然想起什麼:“我感覺流量還有小鮮肉的日子要到頭了…”
“怎麼說?”
“業內對他們很不滿…”
這個倒是事實!
“我以前看台灣偶像劇也覺得他們沒有演技,但…當時大家不怎麼批評這些人…”
“也有批評…”沈旭東擺手:“但他們主要演偶像劇,現在這幫人開始禍害主流影視劇了!”
小鮮肉其實是個貶義詞,指的是那些年輕俊美,剛出道的小夥子。
暗指感情生活很少,情竇初開的美少年,本來是一種蔑稱,但是卻堂而皇之拿到台麵上談論,問題是,還成為一種現象。
這個詞,放在古代有男寵的意味!
你討論就討論唄,粉絲電影、粉絲定製的劇集,本身也不屬於大眾,問題是,現在很多資本想要借助小鮮肉染指主流劇集!
這就讓人無法接受了。
以前,台灣偶像劇盛行的時候,許紹洋、立威廉包括吳尊,演技都很尷尬,雖然有很多年輕粉絲喜愛,但最終都過氣了。
現在這幫小鮮肉,演技也不行,但一個個享有大資源!
圈內的專業人士當然不滿——專業能力不行的應該被淘汰,任何行業都應該這樣。
“那你覺得小鮮肉+IP的模式會在什麼時候終結?”
“不好說,但明年的《西遊伏妖篇》,我贏定了!”
說著話,沈旭東三下五除二吃完早飯:“我先出去了。”
“你去公司?”
“嗯,晚上我會早點回來的。”
……
對於阿裡影業來說,《擺渡人》前兩天的票房,是他們不能接受的。
首日7300萬,次日8400萬…
看著很高,但這是砸了6000萬票補才出來的成績,而且,《擺渡人》也屬於粉絲電影來著,首周票房往往占到總票房的70%以上!
最重要,次日成績直接被《長城》反超——後者以20.8%的排片拿下了9500萬的票房成績,成功反超《擺渡人》、《鐵道飛虎》(8200萬),再拿單日票房冠軍。
《擺渡人》總票房預測,貓眼直接給出了3.2億,淘票票略好,5.2億…
其實不管3.2億還是5.2億,都已經創下王家衛電影票房新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