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昊直接道:“徐可三顧《蜀山》,三部曲,總投資也才8個億…你這一上來就是十幾億…我估計沒有哪個投資方敢答應!”
“十幾億是三部曲的投資額度,三部在一起拍比較劃算…”
“劃算?”
“第一是演員,一起拍完,演員的形象是比較穩定的;
第二就是給整個製作方麵節約很多磨合的成本,包括裡麵很多製作的內容,拍完一部毀掉,然後第二部還重建,這個可能是給造成巨大的浪費;
第三個原因就是整體的預算會能節約20%,這個其實對這麼龐大的項目來說20%是一個巨款。”
韓延直接問了:“你怎麼肯定第一部拍上映了,第二部能上?”
“所以,要賭觀眾認可嘛!”
韓延正要接著問,手機響了:“…我接個電話!”
還沒等他掛斷,寧昊的手機也響了…
“待會旭東過來,你問問他吧!”
……
其實《封神》還不錯,是一部非常標準,甚至有點複古的商業片,至少不是爛片。
特效方麵除了雷震子和昆侖山那幾分鐘,奇幻特效色彩還算可以…
看得出來,劇組用了比較省錢的特效做法——用暗光來代替一些細節上的不足。
不過,既然用了省錢的方法,那…那麼高的投資花哪去了?
《封神》說自己特效牛逼,還陰陽怪氣國內的特效公司不敢接項目,隻能找好萊塢特效團隊做。
當時就納悶了,他這個封神電影特效國內幾年前的電影就實現了,雷震子什麼還不如網劇呢。
後來商務就出來爆料了:給國內特效報價是美國的十分之一,然後反過來怪國內公司不合作?
咋了?拍個《封神》把自己牛逼壞了?
那麼有錢,為什麼不抬高報價呢?
是,放在2018年來看,《封神》的特效還算不錯,但這幾年國產電影的特效進步太多了,《流浪地球》、《刺殺家》、《獨行月球》、《流浪地球2》…
特效水準吊打《封神》…
大片味太濃了,各種‘尋找自我’、‘魔鬼誘惑’、‘人的惡本性’那一套,放在2018,?2019年可能還挺吃香,但《流浪地球》、《長安三萬裡》等電影真的摸索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敘事路線,《封神》這裡就顯得過時了!
尤其是西伯侯那句‘重要的不是你是誰的兒子,重要的是你是誰!’
踏馬的,一股子西幻味兒直衝腦門,那會兒的姬昌簡直是美國隊長靈魂附體。
另外,烏爾善是個聰明人!
原時空,《封神》上映後,爆料了一堆破事,尤其是女主的言論是涉嫌Ru華,經烏導一番操作變成了Ru漢。
Ru華是大事,Ru漢算個屁!
每天都被辱…
至於觀感?
挪威人無論多麼吹噓維京老祖宗尚武勇猛暴打老倫敦,刺客信條英靈殿還是講英文,連挪威語選項都沒有。
文化佐料就是文化佐料!
改變不了的!
所以,兩極評價很嚴重…
沈旭東對《封神》也有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