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創業…
一個富二代如果整天吃喝炫富,想敗光家產真的挺難的。
如果突然有想法要投資要創業,那憑實力敗光家產還是挺容易的。
說實在的,真沒見過幾個真富二代吃喝嫖把家產敗光的,倒是積極向上,努力學習投資把家產敗光的不少。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力帆集團。
力帆大太子“精彩哥”洗地,出生就躺平,開的是布加迪,玩的是天上人間…力帆的事基本就不怎麼管。
力帆大公主“奮鬥姐”索為,美國留學,兢兢業業,轟轟烈烈的改革,007走起,為了企業嘔心瀝血,然後,力帆集團破產了…
你看看曆史,敗光祖業的往往是要麼自命不凡,做生意,下大注的,要麼是賭癮極大,把祖產都輸進去的。
創業?
創個毛!
原因很簡單,稍微分析一下:富二代創業,總愛拉上身邊朋友,誰誰誰爹都是乾啥的,看起來資源特彆屌。大家一拍即合,每人投幾十萬,直接開乾。
開乾一周公司就得出問題,沒有一個主要的執行人,大家都在口嗨,權責不清晰,執行效率低下。
第二點,富二代很難去估算人力成本。他太習慣以己度人了,他覺得自己做這個事情那麼累,工資得開高點,每個月開兩萬,叫個小弟過來幫忙。
但其實這活就是個三千塊成本的崗位
辦公室成本也是個大頭,其實公司前期在居民樓裡租個一室一廳就行。富二代不行,他一定得租寫字樓,租寫字樓還置辦全新的辦公用品,一大堆花銷。
在成本把控上,富二代不是個好噱頭。人們都知道你是富二代,什麼東西都往高了報價,因為他們知道你有錢,還拉不下麵子砍價。
無數細小的成本全都被放大,聚到一起就是個拖垮公司的大數字。
還有一個原因,太迷信自媒體。
自媒體宣傳確實有用,但不值得迷信。
產品稍微做出來就迫不及待的宣傳,他覺得隻要微博、小紅書、抖音、公眾號找一大幫營銷推廣就萬事大吉了。
他也不砍價,也沒有創意簡報,甚至沒有預期的回報率…
打完廣告,晚上還要請推廣喝酒,為了麵子又開幾瓶黑桃。
回過頭來,預算花出去了,什麼用都沒有。
最後,富二代們很喜歡往紅海殺!
就是追風口…
問題是,追風口、趕紅利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基本知識,但很多時候當你意識到某個產業是風口,說明它已經殺成紅海了。
有個網友這麼評價王撕蔥創業:他這輩子最危險的時候,就是他18年看著自己的ig戰隊奪冠的時候。
那時候的小王開著熊貓tv,領著ig戰隊,一邊玩一邊把4億賺成了50億(估值)…
接下來的劇本沒錯的話,他就該入場整合電競資源,甚至引入萬達文娛去和騰競這樣的大資本分一杯羹了。
幸好,他老爸犯錯了,被銀行抽了貸,王撕蔥這邊一個沒注意周轉不過來。
瞬間資產如山崩,徹底打碎了他的奮鬥夢…
挺好的,否則,真以為自己是天選之子…
……
“直播這個東西沒啥技術含量,搞遊戲直播,還要支付超高的帶寬費,怎麼也不劃算…”
“但我看鬥魚的估值接近百億…他們說直播這個賽道…”
“管我們屁事?”沈旭東擺手:“我們隻是一家做影視的公司,貓眼平台之所以引入直播,那也是為了宣傳電影,做短視頻,更是為了宣傳PP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