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妖篇》起勢很猛的!
預售破紀錄,最快破兩億華語片,似乎打破《長城》記錄,一覽眾山小的場景就在眼前。
然後,到了晚上,《流浪地球》上座率飆升…
這個真的是電影質量的勝利!
《流浪地球》最早開分,其中豆瓣評分8.2分,時光網評分8.3分,貓眼評分9.8分…
口碑上吊打《伏妖篇》,後者的豆瓣評分5.9分——開分直接沒及格!
坦白講,《伏妖篇》毫無任何新意:
單線敘事的故事進展模式,平鋪直敘毫無亮點;
懸疑線索也很單薄,師徒情感線,唐僧和孫悟空的感情變化實在是突兀到沒朋友。
上一秒還喊叫著要殺了師傅,下一秒卻師徒聯合反間計…
簡直是大寫的尷尬。
而作為唯一的男女感情線,唐僧和小善的感情線索,還沒開始,就夭折了!
單薄的劇情,平庸的電影展開方式,簡單的故事結構,已經讓觀眾難以忍受並難以相信這是一部星爺鼓搗出來的電影。
宣傳的有多規模浩大,呈現出來的質量達不到預期,反噬的能量就越強!
或許《伏妖篇》憑借特效還有獨特的暗黑審美,還能有不少人喜歡的,但現在…喜歡的聲音遠遠壓不住討厭的聲音。
反觀《流浪地球》…
對於科幻迷來說,當恢宏壯闊的行星發動機展現在他們麵前的時候,大家已經高潮了…
它對普通觀眾也很友好——父子矛盾的家庭線貫穿始終。
地球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災難,所有人齊心協力,帶著地球跑路;
然後,流浪地球計劃遭遇到了第一波困難,人類團結、拚搏、飽和式救援;無數人前仆後繼地犧,最後逢凶化吉,地球重新踏上了征程…
劇情非常紮實!
而且,《流浪地球》雖然脫離了劉慈欣的原著,但文本本身還是延續了大劉的世界觀。
大劉的文本與好萊塢的類型敘事,本身代表著兩種截然相反的世界觀。
大劉認為生存是第一位的,生存之後才談得上文明,生命的存在和延續,並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需要付出很多代價、承擔很多苦難;
而好萊塢的類型片則會認為,信仰是第一位的,恰恰是信仰帶來了生命,是信仰幫助主人公戰勝了敵人、順利來到了應許之地…
所以,《星際探索》最後解決困境的途徑是用來發電——你要讓中國導演這麼拍,鐵定被噴死!
此外,《流浪地球》真的展示了很多中國人才懂的東西,比方說“飽和式救援”!
部分美國大片裡各種國家危機人類危機地球危機宇宙危機基本就靠主角團幾個人去拯救…
開什麼玩笑?
救援工作就應該萬無一失的飽和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