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趕趟?(1 / 2)

和中國的院線不同,北美有很大一部分宣發費用都花在電影院方麵。

相應的,你要有多少電影院上映的電影,就需要多少的宣發費用。

所以,在票房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中國電影大部分在美國的宣發都是最多100家電影院上映。

最近幾年,最舍得在北美宣發上花錢的,是印度電影,所以這幾年,幾乎無一例外,北美的引進片票房冠軍都是印度片!

北美每年能有十多部印度電影票房超過百萬。

這也跟印度電影抓住了北美的印度裔,培養起了他們看印度電影的習慣有關…

《流浪地球》還是有文化壁壘的,最根本的:流浪地球計劃在歐美看來挺扯淡的——太陽氦閃,地球要毀滅了,解決方式當然是尋找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新的地球…

為什麼要流浪地球?

就好像原時空,郭凡做完劇本,帶著項目去找工業光魔,後者問了兩個問題:為什麼要帶著地球一起逃離?什麼沒有一個超級英雄出來拯救世界?

底層邏輯是中西方很多價值觀衝突,因為信仰不同!

西方人信上帝,認為天災都是上帝的旨意;

回想一下我們看過的歐美災難片,“人定勝天”似乎是被所極力避免的…

歐美災難片所展現的是人在大自然麵前的渺小,人類努力自救卻充滿謙卑。

而中國人信自己,信團結就是力量,信人定勝天。

所以西方人有諾亞方舟,而中國人有精衛填海、愚公移山.

呃,說這麼多,其實就是解釋一下《流浪地球》iMDb評分隻有6.2分…

以及《紐約時報》為首的北美主流媒體公開指責《流浪地球》…

是這樣的,伴隨《流浪地球》登陸海外,新一輪的輿論又來了!

彆說郭凡了,沈旭東都覺得驚訝——截止2月18,《流浪地球》已經上映二十二天,累計票房超過42億,而且單日依舊保持3000萬以上的入賬…

海外方麵,《流浪地球》東南亞六國賣了接近2800萬美元——除了漫威外,好萊塢A級製作東南亞票房也就在這個水準!

歐洲票房,1100萬美元,其中法國票房最高,接近350萬美元,德國280萬,西班牙、意大利、英國各自貢獻超過120萬美元;

另外,《流浪地球》的俄羅斯票房不怎麼高,甚至沒到50萬美元…

插一句,華語電影在俄羅斯票房很難賣出去,除了成龍的電影,《十二生肖》在俄羅斯大賣近1000萬美金,創下了華語曆史紀錄,然後被《歡迎來到龍餐廳》打破——接近1600萬美元…

最讓人驚訝的是墨西哥票房——《流浪地球》居然在墨西哥拿下480萬美元!

哥倫比亞、巴西也不差,各自拿下接近200萬美元的票房…

嗯,全球六十多個國家先後上映,海外表現不俗,暫時是4800萬美元,估摸著最終應該能拿超過8000萬美元…

很不錯了…

但很多媒體、營銷號依然用‘海外表現不佳’、‘海外差評滿滿’來形容《流浪地球》…

閉著眼睛瞎扯淡…

活在上個世紀,以為普通觀眾查不到資料…

……

回到京城,沈旭東沒有直接上班,而是在家呆了兩天…

本來還想找了老中醫,開了個方子,調理一下…

結果,回來第二天就緩過勁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