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打倒小鮮肉?(1/4)(2 / 2)

“好吧…那就是市場、平台的問題!”頓了頓,沈旭東點頭:“行吧,你讓他們來!”

……

批評小鮮肉是今年文藝界政協大會的主要議題。

政協會議文藝界小組討論中,宋丹丹、張果立包括鄭小龍都對小鮮肉群體很不滿…

‘很多青年演員一夜成名,缺乏老師引導如何做人。

他們當中很多沒有經曆過專業的培訓,還不虛心學習請教。彼此之間,競爭的不是誰的角色演繹的好,而是看誰的化妝師和助理人數多,形成了一種惡性攀比。不是看誰對劇本更下苦功,而是看誰後到現場,仿佛後到的那位,比先到的那位咖位大似的。’

‘某些小鮮肉呢?今天拍兩場,明天,導演我請個假啊,有個發布會。過兩天回來,拍兩天,導演我請個假啊,有個商業活動。這還怎麼進入角色狀態?你以為你是馬龍白蘭度啊?一秒入戲一秒出戲?’

《人日》也帶頭批評‘天價片酬’、‘小線頭’、‘流量’雲雲…

打倒小鮮肉,打倒流量已經是政治正確的一件事了!

幾乎成了媒體采訪時候必須要提問的問題…

圈內各色大佬紛紛發話,‘撥亂反正’之風,重塑內娛嚴謹、正當之風,我輩義不容辭!

遙想當年,小鮮肉們花團錦繡,所到之處,民眾竭誠歡迎,真可謂占儘天時,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

沒想到僅僅過了兩年…

就已經給成了曆史的遺留…

花無百日紅啊!

……

沈旭東不是很想跟風…

批評小鮮肉,在他看來沒什麼意義。

重要的是,小鮮肉背後代表的東西!

現在的時代主題是什麼?

權貴吸血,屌絲狂歡。

精英失語,精品缺失。

小鮮肉肆虐讓精英看不過了?

然後呢?

央視采訪,沈旭東很認真道:“小鮮肉、流量擠進主流,原因是大眾傳播層麵受眾進一步碎片細分化…

以前,觀眾是影視利益的主要來源,但現在有了粉絲,當粉絲無法分辨良品和次品時,資本就開始蠢蠢欲動。”

“在合法的前提下,賺錢越快,方式越簡單,周期越短的財路才是最被鼓勵的!小鮮肉們占了80%的預算,做不出來好劇?對粉絲來說,隻要有她們的偶像,那就是優質劇集!”

“如果這類劇集隻是粉絲限定版本,那無所謂,小眾、非主流的東西影響不了大局,他們偏要往主流影視劇裡進,這就是問題了!”

“主流影視劇永遠是供應主流觀眾的,衛視黃金檔播出…那肯定要被人詬病!”

“資本的目的永遠都是逐利!

對於資本來說,同樣是花錢,請老戲骨是花錢,請小鮮肉也是花錢,小鮮肉拉屎都有人關注,有關注就有營銷點,票房、收視率就有保障,還要啥自行車啊?”

央視立刻問:“那《伏妖篇》票房為什麼不到十億?”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