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雙向奔赴(2 / 2)

“怎麼會沒有意義?我是女主角,我想救孩子!”

“立足點不夠,主角要有靈魂,主角做事,起碼要有一個合理的出發點,你為什麼要救孩子?還要去偷?難道你會比孩子的父母更愛他?電影邏輯和現實立場真的不行,很多地方都缺乏解釋以及突出渲染…

另外,藝人自己平時為了流量炒作那麼多,到了演電影就讓觀眾隻關注電影不要關注其他,怕不是全天下的便宜都要被這個藝人占完了,不是卸去精致的妝容扮個醜就是演技派!”

柳亦菲插話:“至少蜜蜜願意接在這樣的角色,這樣的本子,就已經很值得欽佩了!這個難道不應該鼓勵嗎?”

“這個是流量的反噬…流量出演文藝片其實屬於雙向奔赴,你看,好萊塢的萊昂納多出演的也都是一些偏嚴肅的劇情片…但他很注重自己的口碑…”

……

其實文藝片跟流量明星屬於雙向奔赴!

一方麵,一部小成本文藝片,出圈的方式要麼靠營銷,要麼靠明星自帶的光環…

營銷很難搞的,誰能保證營銷肯定有效果?

大部分都得靠明星…

那麵對這樣的市場生態,很多創作者也隻能尋找最高效的捷徑,積極投身與知名演員的合作。

現在許多知名演員,尤其是流量看中了文藝片的門檻與藝術性,將參演這種作品視為轉型路上的不二之選。

你看,標準的雙向奔赴。

胡哥、朱一龍包括易烊千璽、劉昊然,不約而同的走上了這條路,胡哥不用說,《南方車站的聚會》、《不虛此行》,朱一龍則有《河邊的錯誤》,易烊千璽出演了畢贛《狂野時代》,劉昊然則是《燃冬》還有《平原上的火焰》…

大家都是這麼乾的!

……

自影視開始市場化,明星的轉型焦慮一直都在。

沈旭東拿了一包煙,點燃,然後才道:“我一直覺得演員吃的就是青春飯!”

“演員轉型期,刷新形象很重要…問題是,你們經常出現在熱搜上麵,觀眾本身對你們過於熟悉,這就導致戲外形象稀釋過分厲害…想轉型就更難!”

“所以呢?”

“先彆演電影,多接幾部年代劇或者正劇…”

“那綜藝呢?”

“綜藝…隨便,多營造一些正麵的形象,不要營銷撩男…”

柳亦菲接話:“那我呢?”

沈旭東笑了笑:“你簡單,接拍幾部質量過關的古偶,立刻人氣恢複!”

“古偶?”

“看不起古偶?我跟你說,古偶劇是PPTV橫掃亞洲區域的最大利器,東南亞最喜歡的華語劇集就是古偶劇,尤其是古裝仙俠劇…”

這下連楊小蜜都驚訝了:“真的?”

“當然…後台數據顯示,去年的劇集,觀看次數最多的除了《三國》、武俠劇集,剩下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古偶劇…”

“那《扶搖》的點播率怎麼樣?”

沈旭東擺手:“…《扶搖》是今年的劇集…去年最受歡迎的是《周生如故》,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文萊、新加坡等地點播率甚至超過了《三國》…”

“電影呢?”

“《流浪地球》差不多5000萬美元,嘉禾的《701集結》拿下3700萬美元,海外成績算是最好的…”

“《戰狼2》呢?”

“《戰狼2》海外票房不怎麼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