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再度看了眼手機導航後,雙手插兜,連手帶手機一起揣進了兜裡麵。他又喃喃著腳下這片土地的名字。
他在杭城念書兩年半,禹杭自然還是來過的。
同樣,李斯也知道夏梨與陸以北不同,她是純血杭城土著,而禹杭就是生她養她的地方。
但禹杭好歹也近千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一百多萬。
李斯還做不到為了一個人,從而敬重這整片土地這種事。
可這次不一樣。
根據北哥所說,他推薦的那家店是夏梨常去…或者說,是去次數最多的店麵。
不單單隻是“禹杭”,而且還是與那丫頭息息相關之地。
——以理性的角度來講,雖說夏梨常去,但哪怕光光是這片地,也有上萬的常駐人口,不可能那麼輕鬆就撞上認識那丫頭的人。
但就算這樣,他還是不由打扮的稍微鄭重了一些。
想到自己竟然會在意這些超低概率事件,李斯不由露出自嘲的笑容。
擔心什麼?
難道還能碰上她家親戚不成?
而且就算撞上了,他們間素不相識,也不可能因此對他評頭論足。
“…嗬。”
李斯輕輕一笑,況且那丫頭單純隻是會來光顧這家店而已…又不一定家就在附近。
這麼說來的話…
李斯想起來,他光是知曉那丫頭家住禹杭…具體信息卻不是很了解。
她每次提起家裡的事,不管是國慶、還是明信片、亦或是前兩天的冬至,她也隻會說一句“陪我媽”、或是“給我媽”而已。
“…會在這裡嗎?”
李斯身子朝前向後的轉轉。
夏梨的家當然沒那麼容易就被找到。
但好在,北哥推薦的蛋糕店的招牌還是掛出來的。
不大,小小的一間,進出都隻有一扇如今敞開著的玻璃小門。
玻璃小門上用雪白字體印著營業時間、店家的聯絡電話以及付款微信。
在把手上還用細細的麻繩綁著一塊小小木牌,現在是“open”這麵朝外。
李斯抬頭看掛在店門上方的招牌。
——“棠?煎雪”。
那個“?”掛的有點稍歪,但應該是故意這樣設計的。
這個歪歪的問號給點名增加了許多俏皮的意味。
光是看著店門上的招牌,李斯就能感覺到這家店的可愛之處,他輕輕笑了笑。
進門前。
他輕敲兩下:
“…有人嗎?”
進門先看到的是一個前台,而後麵是架子,架子不多,上麵放著稀稀落落的現烤麵包、或是小餅乾之類的商品。
“有人有人。”
柔軟而又帶著些慈善的聲音從架子更後麵傳來,聲音的主人好像在整理著什麼東西。
對方站起來後,李斯才看清那是個大概四十多歲上下的婦人。
她穿著的毛衣外還套了條圍裙,她的手下意識的往圍裙上搓了兩下,才用笑的彎彎的雙眼看向李斯。
李斯能瞧見她眼角細細的皺紋。
婦人笑的十分端莊、友善:“請問您——”
“哦我昨天聯係過的…”
李斯也笑道,他指了指門上的電話號碼:“…當時電話沒打通,所以發短信詢問能不能做蛋糕…老板說這個時間來找她就可以…請問老板在嗎?”
婦人恍然,笑的更加親切:
“是您呀…我就是跟您聯係的這家的老板,請問您要做什麼類型的蛋糕?”
李斯:…
他笑容不減。
但真的很想退出去再確認一遍店名。
…是北哥推薦的那家嗎?
不是說老板脾氣很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