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神之力(1 / 2)

八部神蓮 鈞吾 2454 字 5個月前

原來這《虞人誌》是一本記載東虞聯合王國起源的史書,百年多以前,位於東邊大陸的大魏國發生內亂,在大魏國的邊陲之地,有一支替大魏國養馬的異族蠻人韓氏崛起,並建立了晉國。

晉國打敗了各地起義的諸侯,並與大魏國爭霸,奄奄一息的大魏國被晉國打敗,他們向西渡過落日河,來到西邊被拉古山脈包圍的蠻荒之地,重建大魏國.

其中有一支絕望的貴族軍隊悲戚地哭訴著末日的降臨,文明的滅亡,他們繼續西進,渡過西王海,來到了烏起平原。

為了紀念先祖,保存文明之火,他們以曾經的聖人虞帝的名為國號,建立虞國,並遵循聖人的禮儀和教化,以聖元紀年。

聖人虞帝誕生的那一年,被稱為聖元元年,而這一年,是聖元八百七十三年。

弦高隨雖然自幼飽讀詩書,但他最愛看的,卻是一些關於載史,還有奇聞雜記之類的圖書。

在這藏書館裡,還有一個意外的驚喜,他發現了另外的三冊《山海妖圖錄》,這三冊書本靜靜地堆在一個角落,上麵布滿了灰塵。

四冊的《山海妖圖錄》一共記載了七十三種妖魔,若是以前,他還會將這四冊怪書看作奇聞異誌之類的雜書,但自從遭遇過“雙月城”裡那隻妖魔之後,他的心中其實已經相信了這書上的記載。

而在這三冊《山海妖圖錄》旁邊,還有一本帛書,帛書的一角呈黃黑色,顯然是被火灼燒過,封麵上寫著“山海圖錄”四個字,看裡麵的內容,記載了些不知什麼時候的山川河澤,花鳥蟲獸,還有各種遠古時候的奇聞怪譚。

裡麵有一頁記載道,天地間有三種神力,一謂之相,二謂之慧,三謂之信,蘊天道之氣而生,天道昌而神力盛,天道衰而神力竭,一盛一衰,乃為一劫,曆八千餘載。

三種神力相生相成,乃道之本源。相之神力,力之外相也,有此神力者,力大而無窮,可拔山,可蹈海。

慧之神力,乃力之術也,有此神力者,變化而萬千,可乘風,可禦器。

信之神力,力之信念也,有此神力者,念則氣生,信則力達,能化氣運,宰生死。

三種神力兼而有之者,可窺天人之神境,謂之神也。

那日在“千盧泊”,就聽千盧先生說過,那《山海妖圖錄》也隻是從《山海圖錄》中摘錄出來的一部分,想必這本《山海圖錄》也肯定不是全本。

這一年初春數日已過,弦高常常都在藏書館裡度過,那裴濟每日固定的行程,他已能知曉,若是再隱秘一些的消息,他也無法探知了。

這天,許久未曾露麵的接頭人再次來到“西來居”,那接頭人將弦高帶到高隆城東的一處隱秘之所,向他道:“阿骨圖,從今天開始,你的名字叫石劼,是第十一元老盧勘府上的一名衛兵。”

他拿出一副衛兵的皮甲和一個腰牌,接著又道:“這是盧府衛兵穿的衣服,你先穿上。”

弦高脫去長袍,換上皮甲,將腰牌掛在腰間,那接頭人又詳細地向弦高講述了盧府的禮儀和需要注意的事項,便帶著他來到城東的一間酒樓。

那接頭人領著弦高徑直走進一間包房,裡麵隻有一人,那人個子精壯,麵色黝黑,一見那接頭人便起身鞠了一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