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樣快就完成了訓練?”
“真是讓人好奇,他們這次外出曆練都學到了什麼絕技啊!”
“就沒人好奇他們是怎麼回來的麼,這可是憑空出現在劍宗的內部啊。”
對此,姬青看上去是早有準備,隨手取出了幾張像是符紙的東西,在一眾弟子的麵前晃了晃。
演的好像跟真的一樣,方青山就站在姬青的旁邊,自然能看出姬青此時手上抓著的,完全就是還沒有動筆過的符紙。
能送兩人回來,完全靠的就是姬青自己的力量。
圍觀之中,也有幾個神色複雜的弟子,他們也算是劍宗的佼佼者,但看著方青山的實力在不斷的追上並反超他們,心中不免有些羨慕和嫉妒。
方青山對這些議論顯得相當平靜,他掃視了一圈四周的人群,微微點頭致意。封遠則是小聲對姬青道:“回來就好,也不知道劍宗的大比情況如何了。”
姬青看了看兩人,輕描淡寫地回答:“大比自然是越來越近,劍宗內部的緊張氣氛也越發濃厚。你們回來之後,就要儘快做好準備,麵對接下來的挑戰。”
頓了一頓,姬青繼續說道:“不過,在那之前,你們可以稍微放鬆一下,畢竟這段時間的訓練對你們來說也算是與眾不同吧,特訓的成果,須得好好消化。”
說罷,姬青便轉身向劍宗深處走去,指尖輕觸空間,似乎在布下一個陣法。方青山和封遠互視一眼,他們知道姬青這是在為他們準備修行所需的安靜環境。
風輕雲淡的氛圍漸漸在他們身邊彌漫。姬青施法後,不久,便有弟子前來引導方青山和封遠前往休息之所。
在被帶往的小屋中,兩人鬆了一口氣,終於可以在這裡暫時放鬆心情。小屋不大,卻布置得簡單而雅致,窗前擺著一盆盛開的蓮花,青磚白牆之間,透著一股清新和溫馨。
方青山坐在窗前的石桌旁,凝望著窗外的景色,他深知這暫時的平靜隻是暴風雨前的寧靜,真正的挑戰仍在等待著他們。
而封遠則是選擇閉目養神,調整自己的呼吸與內力,身為武者,他更懂得在戰鬥與修行之外,養足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封遠的閉目養神並沒有持續太久,便覺外界的嘈雜聲漸漸滲入他的意識中。他睜開眼來,見方青山的目光也轉向了門外,顯然也被外頭的喧嘩所吸引。二人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疑惑。
“外麵發生了什麼?”封遠起身,推開了門走出,方青山緊隨其後。
外麵,一眾弟子正圍成一圈,中間似乎有人正在切磋武藝。這在劍宗內並不少見,但今日這場比試卻似乎吸引了更多的關注,嘩然之聲不斷,顯然比試的強度與激烈超出了平時的水平。
方青山和封遠擠進人群,隻見中央有兩名劍宗的年輕弟子正在對招,劍影絢爛,配合著他們身法的輕靈步伐,宛若盤旋的舞者一般,令周圍的弟子們嘖嘖稱奇。
“哪來的熱鬨。”方青山率先開口,對於眼前的場景,他並不感到驚奇,畢竟劍宗的刀劍路上,這樣的場景是隨時可見的。
旁邊一位弟子回過頭來,見是方青山,不由得露出驚訝的神色,“方師兄,你可算是出關了。現在這場比試可是稀奇,是新來的鄭大師兄與晏師兄的交手。
你不知道,這個鄭大師兄不僅是劍宗的新星,近期更是剛從外界曆練回歸,實力大增,已經連戰多人未嘗敗績!”
鄭大師兄一劍劃空,劍術中帶著一絲不俗的鋒芒,顯然他的確有些與眾不同。封遠眼中閃過一抹認真,“看來鄭大師兄的劍道一途,已經有了新的領悟。”
方青山不由得微微一笑,眼中精光隱現,“以武會友,本就是武者本色,若是有機會,我倒是想上前試探一二。”
封遠聞言,頗為認同地點了點頭。在他看來,這種比試正是能夠提升自身戰鬥力的最佳方式,無論輸贏,都能從中吸取經驗,為將來的大比蓄力。
就在此時,鄭大師兄的對手晏師兄似是力竭,一臉慘白地退出了比試。鄭大師兄周身環繞著一陣劍氣,顯然他並未將全部實力展露無遺。
眾弟子為二人的比試鼓掌叫好,此時鄭大師兄朝觀眾席掃視,目光在方青山身上微微一頓,隨即意味深長地微微頷首。方青山心中一凜,明白這所謂的鄭大師兄的目光所傳達的意思——期待一場更高層次的交鋒。
而這一切,自是掩不住姬青的眼睛。遠遠地站在場邊的他,看著這一幕,絲毫未有阻止之意,反而嘴角浮現出一絲笑意。
他了解方青山的心性,也明白這樣的較量對於方青山提高實力有莫大的好處。而更重要的是,姬青明白方青山需要在劍宗內樹立自己的威望,而對抗新晉的強敵,無疑是最直接的方式。
夜幕開始降臨,劍宗中的熱鬨逐漸平息。鄭大師兄與晏師兄的比試成為了當日的談資,而方青山與封遠則在人群散去後返回了休憩之處。
小屋中安靜下來,方青山與封遠交流著他們的見解。儘管遠離了喧囂,但方青山心中的鬥誌卻像是被點燃的火焰,熊熊燃燒著。
如今,他的目標已再次鎖定——在即將到來的大比中,不僅要顯現自己的厚積薄發,還要確立自己在劍宗的地位。而封遠則是默默地決定,他亦將竭儘全力以對,一同在劍道的路上,續寫他們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