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的心理防線並非鐵壁銅牆,他們雖然是訓練有素的戰士,但卻無法擺脫“被推理”與“被算計”的命運。這一瞬間,他們已經開始不確定自己的位置,心裡的慌亂與動搖讓整個局麵變得更加不穩定。
“如果你們還在猶豫,那麼我想你們應該明白,誰才是這場對局中的主導。”蘇銘淡淡地說道,眼神中的冷意愈發濃烈,“你們被拖入了我設下的局,而你們連最基本的判斷力都開始動搖。”
那幾個黑衣人終於明白,自己被操控了。即使表麵上依然冷靜,但內心深處,他們的恐懼感已經蔓延開來。蘇銘通過“找人”這一伎倆,巧妙地製造了一種假象——讓敵人以為他有某種秘密任務在身,從而擾亂他們的思維軌跡。
然而,蘇銘並不打算讓敵人完全看清楚自己的底牌。在這場心理博弈中,保持模糊性與不確定性,才是最致命的武器。
他微微停頓了一下,接著又平靜地說:“你們的指令,也許並不完美。你們說找我,不如說,是在找什麼東西。可惜,你們找錯了。”他的一句話,又像一根鋒利的刀刃刺入敵人不安的心中,令他們更無法控製情緒。
“什麼東西?”那名黑衣人幾乎條件反射般地問道。
蘇銘的步伐變得愈加輕盈,他的眼神也變得愈加深邃。在敵人被逼入猶豫的漩渦時,他的心跳沒有絲毫加快。每一步都像是在踩踏著某種節奏,而這種節奏的引導權,早已掌握在他手中。他知道,這場對決已經不再單純依賴暴力,而是靠心理的博弈,誰更能冷靜,誰便能控製戰局。
他的眼睛在陰暗的街巷中掃視了一圈,突然停在了一側的陰影裡,哪裡似乎有一絲不對勁。那個隱藏在黑暗中的身影,似乎不合常理地靜默不動,仿佛是多餘的存在,像一塊被遺忘的棋子,躺在這個複雜的局勢中,等著被蘇銘拿走。
就在他準備加速向那個角落走去時,心中突然湧起一股奇異的感覺——這種感覺並非來自肉體的警覺,而是某種潛意識的自我防禦。瞬間,他的腳步停滯了,低沉的空氣仿佛凝結在胸口,猶如一塊沉重的石碑。
他意識到自己錯了。之前,他的判斷或許有些過於樂觀。敵人並非單純的追捕者,他們背後,或許還有更多人在等待著。這種等待,正是對局的另一種陰謀。
他輕輕地轉過身,放慢了呼吸,耳朵敏銳地捕捉著四周的細微動靜。幾秒鐘後,一陣腳步聲悄無聲息地傳來,四麵八方都在回蕩著細碎的聲音。他知道——他們並不是在盯著自己,而是圈定了整個區域,整個包圍圈已經開始形成。
“看來,我確實低估了你們。”蘇銘的嘴角微微上揚,低聲自語。之前的自信和冷靜,也開始逐漸變得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深的警覺。
他迅速調整了站位,身體微微彎曲,像一隻警覺的獵豹,隨時準備在敵人露出破綻的一瞬間撲向他們。但他並沒有急於采取行動,而是選擇了觀察——他知道,敵人的心態已經開始發生變化,而這正是最危險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