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驚恐地叫出聲來,顫抖著捧起了那顆頭顱,悲痛道:“協兒!”
看著劉宏如此悲傷,劉辯的眼中閃過一抹不忍和愧疚,但也僅僅是一閃而過罷了。
作為父親,劉宏在劉辯出生前就有好幾個兒子,但全部夭折。
因此甚至不敢為劉辯正名,以“史侯”稱之,將他送出皇宮交給一名自稱法力高深的史道人來養,並且一個月隻允許他和母親何氏見一麵。
聽上去似乎倒也沒什麼,那些皇子的夭折未必隻有天災,為了防止他在後宮被暗害而送出宮似乎也極其合理。
但對於同樣擔心夭折和被後宮迫害的劉協呢?
劉宏的選擇是,交給母親董太後撫養,並且時常探望。
簡而言之,劉協出生後的生活是充滿了父愛的,但就在劉宏逗弄劉協的時候,劉辯卻在道觀裡過著孤苦無依的日子。
他出生後的十二年裡,沒有“父親”這個角色的出現。
就連他能回宮,也都是因為何皇後與何進再三與劉宏進行了妥協才換來的。
但即便如此,在群臣提議立他這位嫡長子為太子的時候,劉宏竟然直白地在大朝會表示“皇子辯輕佻無威儀,不可為人主”。
這一句話,若非他是嫡長子,恐怕能徹底斷了他立太子的路。
儘管他明白,劉宏之所以不願意立他為太子,有何皇後殺王美人後的恨屋及烏的原因,也有忌憚何進和那些士人的聯合的原因,但在大朝會上如此貶低一位他從未養育過的兒子,說出如此難聽的貶低之語。
作為當事人,劉辯無法接受。
所以他極儘偽裝,裝出一副懦弱模樣,甚至主動提出自己德不配位,不配立為太子,願意支持劉協當太子,每日早晚向劉宏和董太後請安,時間久了倒也是獲取了一定的信任,才以鍛煉身體為由,與劉協一同練習射術。
時間久了,又是盛夏,董太後這種老人家自然吃不消,返回了殿內歇息,而年僅六歲的劉協
卻在他每天的pua裡認為要堅持鍛煉才能學有所成,才能成為一位明君,也給了他與劉協近乎獨處的機會。
儘管隻是五鬥力的尋常獵弓,但近在咫尺的距離,即便是他這樣的少年也能一擊斃命,箭矢貫喉而入!
“逆子!”
“那可是你的親弟弟!你為什麼要殺了他!”
劉宏一次又一次反複觀察著那顆頭顱,似乎想找出些破綻,幻想著這顆頭顱的主人隻是與他心愛的協兒模樣相似罷了,希望一切都隻是劉辯給他開的一個惡劣玩笑。
可一次又一次的確認讓他終於認命,這就是他的協兒。
這讓劉宏又懼又怒。
畏懼的是劉辯敢殺他的協兒,背後必然有著什麼倚仗。
何進率軍逼宮了嗎?
而怒的是,這是他最愛的王美人給他留在這個世上最後的念想了,是他希望將來立為太子成為未來的大漢皇帝的兒子,卻就這麼死在了這個逆子的手裡!
何氏殺了王美人,如今這個逆子又殺了他但協兒!
當真是親生母子,一樣的歹毒心腸,一樣的狼心狗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