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多視頻,正常需要一兩天,袁珊這麼快就出了草稿,肯定是昨天晚上加班了。
郭凡對這個工作狂同學也無可奈何,打開了視頻郵件,發現有一大一小兩個視頻。
他先打開了大的那個。
視頻上來就是袁珊在巨佛岩上的開場白,這個視頻是按照一天的時間線來編排的,從早晨看日出開始。
視頻裡的袁珊表現很好,加了後期濾鏡,看起來效果就很棒,有種央視紀錄片的質感了。
之後的旅遊景點依次是胡妃故裡,抗日英雄紀念塔、人民公園等地方,時間來到了中午,就剪輯成在郭凡的餐廳裡就餐,晚上收尾時去了摔碗酒攤位,還吃了燒烤。
整個視頻是以戶外直播的方式呈現,由於袁珊很有鏡頭感,感情充沛,因此這個視頻看起來效果很棒。
雖然偶有一些瑕疵,但畢竟視頻拍攝時間短,而且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真要是拍成《舌尖上的中國》那樣的頂級紀錄片,就需要專業團隊了,也不是一千塊錢能乾成的事,投資再多兩個零還差不多。
郭凡回頭再看那個時間短的視頻,隻有十多秒,是把他們一天的視頻,濃縮成了精華片段,還配上了節奏感的音樂,就和前世那些短視頻裡快閃視頻差不多。
袁珊把郭凡曾經講給她的短視頻理念,融入到了這個視頻當中。
這視頻風格有點超前,郭凡看著也比較普通,因為前世短視頻刷多了,不過以2012年末的眼光來看,這視頻含金量就高了,很容易給人洗腦。
總之,長視頻適合在電視台上放,短視頻則適合在網絡投放,而且當廣告發布。
本來預期就拍攝一個長視頻,袁珊這屬於是買一贈一了。
“可以了,就這樣吧,明天我就交上去。”郭凡說道。
袁珊回複:“這隻是初稿,還要找人加專場動畫和特效,估計明天上午能完成,等改好了我發你郵箱。”
“行。”
郭凡同意了。
轉過天,袁珊上午就做好了兩個視頻,發給了郭凡。
郭凡下載看後,果然效果更好了,看起來流暢許多,完全超過了郭凡的預期。
郭凡都不得不感歎:“一千塊錢拍出這樣兩段高質量視頻,那幾個景點真是賺翻了。”
郭凡將兩段視頻拷到U盤裡,就帶去了食文化協會,找到穆會長,先播放給他看,如果同意的話,那就轉發給那些景點,讓他們自己去推廣。
穆會長在電腦上看著,表情逐漸舒展。
“這視頻質量很高嘛,女主持人表現也好,這是你一千塊拍好的?說吧,自己貼了多少錢?”穆會長關心的問道。
郭凡實誠的說:“主持人袁珊是我的員工,從主持到剪輯,人工費用這方麵就省下了,否則就一千塊預算肯定不夠。”
“還得是你,要不然肯定拍不出這麼好的片子。”穆會長笑嗬嗬的說。
“那你就把這兩份視頻傳給他們吧。”郭凡說道。
穆會長手指敲打桌麵,考慮了一下說道:“這麼好的視頻,可不能直接給他們,要不然還以為我們拍攝有多容易,回頭他們說再按照這個質量拍幾個,到時候你怎麼辦?”
這倒是個問題,穆會長沉吟後說道:“我要把他們4個景點的人都叫過來,現場給他們看視頻,並說說我們是拍這視頻是多麼的不容易。”
隨後穆會長開始打電話,約定景區派人下午到協會來看推廣視頻。
“到時候你下午也過來,一起和他們談一談,起碼要讓他們補點好處給你。”穆會長說道。
“行。”郭凡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