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老電影人的電影情節
西安是個好地方,這裡不僅有悠久的文化曆史,更有電影圈最有名的西影廠,曾經與北影、上影、長影、峨影、八一廠齊名的六大電影製片廠之一,出過不少的大導演。
在八九十年代,西影廠更是以一己之力扛著中國電影前行,為什麼在九十年代的電影圈會有一個西北幫?
不了解的可以查一下從西影廠走出來的名人,?西影廠是第一個拿下國際A類電影節最高獎的電影廠,柏林金熊獎,威尼斯金獅獎等都被拿下。
事實上《霸王彆姬》也有西影廠的影子。
它是中國獲國際獎項數量最多的製片廠,整個八九十年代出口影片占中國大陸的所有電影總量的1/4多。
可見其曾經有多輝煌,可惜了,現在的製片廠都沒落了。
說實在話,一直到2011年西影廠依然還是有一定的活力與能量的,?在何方的認知中,全中國所有的電影廠都可以倒,唯獨西影廠倒下是不應該的。
因為西影要曆史有曆史,有人才有人才,有實力有實力,為什麼就倒下了呢?
西影廠一直秉持著兩條腿走路,他們拍的文藝片各種國際大獎拿到手軟,他們拍的商業片也是一直都很有票房的,甚至他們還是較早與香港電影合作的。
可以說西影廠是開放的,自由的,?多元化的,且有強大實力的。
為什麼就沒落了呢?怎麼會沒落的呢?
或許是跟不上市場化的腳步?還是彆的原因?
總之在九十年代的時候,?有些國內的大企業為了所謂的市場化,讓本來還有些實力的廠子各種私有化,解綁大廠的負擔,結果就是原本以為私有化後還會保存實力的部門直接就沒了。
不但沒有解綁大廠的負擔,?反而削弱的大廠的實力,?造成大廠技術不完整,原本可以生產的產品最後生產不了了。
所以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何方也不敢胡亂猜測,?畢竟他不可能回到曆史當中去找出原因並力挽狂瀾,跟他毛關係都沒有。
何方到達西安的時候,就有西影廠的人聯係到了何方,說是西影廠的老廠長想見見何方。
西影廠的老廠長是誰?當然是吳天明啊,他就是西影廠崛起的發起人,最大功臣。
這讓何方有點受寵若驚,不明白為什麼吳天明要見他。
在西方做完宣傳之後,他就上了吳天明派過來接他的車。
對西安何方不了解,車子七拐八拐的就將他送到了一處老建築裡麵,挺清淨且古風的地方。
何方見到了81歲的吳天明,中國電影界的傳奇人物。
彆看他81歲了,他還在做著製作電影的事,不僅會在一些電影裡客串一把演員,還會當個製片人啥的,最難的是他還在想著拍一部電影。
這是真正的電影人,熱愛電影的人,將生命的全部獻給電影的人。
“吳老師,您好,您好,今天有榮幸能見到您,?實在太幸運了。”何方姿態很低,無論是成就還是資曆他在吳天明麵前都是小孩子。
“哈哈……見到真人了,不錯,不錯。中國第二個拿金棕櫚的導演,還如此的年輕,真是難得。當年陳凱歌拿金棕櫚的時候都四十了,你才27啊,年輕,真年輕。好,中國電影有希望。來,來,坐,坐。”
吳天明也是一個勁的誇獎。
“吳老師,您過譽了,中國電影沒有我這個何方,也有張方、王方、李方的,中國電影的希望這種重擔我可擔不起啊。”
“哎,誰說你擔不起,擔得起,擔得起。我看過你的《孤島驚魂》,同時看了三遍《單身動物園》,無論是商業還是藝術,你的水平不在國內一流大導演之下。”
“不敢當,不敢當……”
兩人寒喧了一陣,吹了會牛,然後就上菜了,兩人邊吃邊聊,一開始還隻是聊點電影創作上的事。
不過在飯吃得差不多的時候,吳天明就問了。
“何導啊,我也看了你起草的湖影集團的電影工業化方案,步子邁得很大啊。不過,我很看好。這些年湖南的影視圈膽子很大,也做出了一些成績,我覺得現在的西影廠的人膽子就小了,可惜我老了,無能力為了。”
吳天明說著拿著茶杯喝了一口。
“吳老師,您哪老呢,您還能繼續拍電影,還要繼續支持年輕導演以及電影人呢。”何方吹捧道。
“嗬,現在也就我在堅持做這個,但新的班子大家不願意做電影了。電影風險大,收益小,他們都想把資產改成地產等固定資產,修棟好樓等著收租,風險小而且收益長期。他們說這是資產優化,嗬,反正我是跟不上新思路了。”
吳天明落寞的搖頭說道,何方也是愣了下,他也是苦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