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開機,開機
開機宴上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但是留下了許多的笑料,不過無所謂了。
反正美國團隊的人覺得這樣挺好玩的,與他們那邊開派對完全不同,他們的開派對分兩種,一種是穿著很講究,很禮貌的那種。一種是純喝酒沒有菜,然後抽大麻亂搞的那種。
各有千秋吧,中國這邊的酒桌文化人情味,生活氣更濃一些,大家更接地氣。
當然,也有老外不喜歡的,這個很正常,這個東西不能強迫人家老外喜歡上我們的文化與風俗。
幸好,這次招過來的人都沒有其它什麼不良嗜好,不會說每天要抽點什麼大麻,或十天半個月就要去嫖一次。
在招人過來的時候就說的很明確,在中國乾這些事都違法的。
不過,一些美國人在長沙找到了新方式打發時間,那就是逛街吃東西,洗腳按摩唱K。
10月5日,還在國慶節,但是中國的劇組沒有節假日,而美國團隊不知道中國的節假日,他們簽的合同早就表明了來中國沒有節假日,一天要工作12個小時,不過費用會按照美國的周末與加班工資算。
不要以為他們個個都不想加班,其實還是有很多想賺錢的人的。
不想賺錢的人早就拒絕了來中國了,來了的都是想賺的。
新修的湖影集團影視城的媒體中心,《環太平洋》正在召開開機發布會。
“好的,該介紹的我已經介紹完了,接下來,媒體可以自由提問了。這位,《好萊塢電影報道》雜誌的羅伯遜先生請提問。”
張謙指了下坐在前排的他們特意邀請來的美國記者。
“OK,我看了故事簡介,我想問一下導演,這是一部中國人拯救地球的故事嗎?你確定在2019年世界將會走向三極?”
美國人對有人想爭他們世界老大的位置很敏感的,所以才有商量好的這一問。
這個問題當仁不讓的是何方來回答。
“首先,這是科幻電影,並不是真實的。難道說2019年地球就真的有怪獸入侵了嗎?當然是沒有的。所以,那時候的世界美國依然是老大,中國也爭不了。”
“其次,整個故事的主題不是中國人拯救世界,而是全世界人民一起拯救世界,因為有了中美俄三國的合作,才有了拯救世界的成功。我相信,全球觀眾都樂見這個主題。”
何方雖然心裡對這種美國式問題很反感,但他必須要通過媒體提前去告訴美國觀眾或西方觀眾,《環太平洋》是一部人類共同阻擊怪獸入侵的電影。
如果不提前說,西方觀眾會以為中國人飄了,他們才當上世界老二就要拯救世界了,就盯著霸主位置了。
而且誰也不會去看一個老二拯救世界的電影,就像城裡的人看鄉下人就要造飛機了,會覺得這是個笑話,覺得去看這樣的電影是侮辱智商的。
一旦讓西方觀眾有了這種心理,當《環太平洋》在北美上映時,美國觀眾會進電影院看嗎?去看,大家肯定會說‘那種鄉人造飛機的電影你也去看,你跟他們一樣做白日夢了嗎?’
就這像讓中國消費者去買非洲國家做的瓷器品,消費者天生就有了一種抵觸與不信任感,‘還有誰比一個做了幾千年瓷器的國家做的更好的?’,所以消費者短時間內是不會給伱機會用質量去糾正他們的觀念的,因為他們看都不看,你質量再好有什麼用?
隻要這種輿論與風氣形成,那麼《環太平洋》就會在西方票房市場失敗。
所以,整個《環太平洋》的宣傳部門最後研究出來了一套宣傳方式,那就是從開機之時就不斷的向西方及全世界的觀眾灌輸一種思想。
那就是‘這是一部全人類共同抵禦外敵的科幻電影,體現了全人類的團結。’這麼一種思想,當這種思想從開機,到拍攝花絮,再到演員現身說法,到全球宣傳,以及預告片的反複轟炸,最後用點映的方式讓部分西方觀眾現場稱讚。
這麼一套流程下來,相信就能改變一些人觀念,他們才會走進電影院。
特彆是,要做好在北美的點映工作,隻有把北美觀眾觀影後的讚美剪成了視頻放到全球其它地方去宣傳時,彆的國家的觀眾會說‘看,連大片之國的觀眾都說這電影好,那肯定是真的好。’
也就是說,全球觀眾需要北美觀眾替他們背書。
唉,搞這麼複雜有什麼辦法?
你的國力不強,你的文化沒有話語權,你們國家之前在全球沒有相關的成功作品案例……
那麼,你要讓全球觀眾接納你的電影,你就得一步一步幫觀眾建立起對中國科幻電影的信心。
這就是現實。
在研究出這套方案之前,其實何方也是有點想當然的,他以為拍出了《環太平洋》,然後打通全球上映的宣發,就可以賣高票房了。
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
……
話回發布會現場,何方回答完了這個問題之後,《好萊塢報道》雜誌的記者接著問道。
“那這部電影是以為中國角色為主角呢?還是以俄國角色為主角?又或者是美國角色為主角?”
這個問題也是替西方觀眾問的。
“當然是大家都是主角,不信的話到時候去電影院看成片就知道我有沒有說謊。大家的戲份都差不多,側重也差不多,而為打怪獸所付出的作用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