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香港狗仔……讓人無語啊
“啊……何方,何方,何方,何方……”
當《環太平洋》劇組出現在上海的某影院時,全場的觀眾激動的歡呼著,何方對此情景也是頗為感動,隻能不斷的雙手合什朝觀眾們不斷感謝。
“謝謝,謝謝大家的支持。”
接下來在主持人的維持下,完成了正常的路演流程,觀眾們很熱情,當然前來的記者們也很踴躍。
“何方導演,北美首日票房1060萬美元的票房是否達到你的預期?”
“相差不大吧,比想象中的略差一點,但也沒有比想象中的差那麼遠。”
“那你預想中的會是多少?”記者問道。
“怎麼著了也得1500萬美元吧,我想要北美觀眾接受一部來自中美合作的科幻大片還需要點時間,現在這種情況也不差了。”何方直言道。
“那其它地區的票房呢?比之預想的呢?”
“全球其它地區的比預想的要好,首日拿下2650萬美元,已經是非常的難得了。畢竟中國的科幻片要走出去還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那你覺得中國科幻片像好萊塢科幻片一樣受歡迎的這個過程還需要多久?”記者這個問題問的很好。
“那這個我就沒辦法預測了,這取決於幾個因素,一是中國有沒有持續的優秀科幻片輸出,二是全球觀眾有沒有習慣於中國的科幻電影,三是國富民強會使國外觀眾主動了解中國的文化。所以,什麼時候這幾個條件都能達到了,那我們的大片也能像好萊塢大片一樣被全球觀眾所接受了。”
“因此,彆盲目的狂妄自大覺得我們的好電影應該征服全球觀眾。也彆因為沒取得好的成績而自暴自棄,任何的成績都是慢慢積累出來的,而不是突然爆發出來的。中國電影需要耐心,需要慢慢腳踏實地的發展,等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了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何方說的很客觀,沒有盲目吹牛皮,也沒有說喪氣的話。
因為《環太平洋》的出爐讓部分國人仿佛打了雞血,他們恨不得立馬就讓《環太平洋》讓全球觀眾喜歡崇拜。
一旦事實與他們想的相反,甚至還有落差,他們就會一下子泄了氣,甚至會生出無望的情緒。
以前是我們做不出好電影,所以無望。
現在如果他們無望,是做好電影國外不接受,他們會覺得這跟技術沒有關係,肯定是我們的文化就是低等的,他們會覺得英雄就應該是白人那種大塊頭的。
先是技術上的打擊,再是文化上的打擊,就會讓一些民眾徹底的躺平接受好萊塢大片的洗禮。
因此,何方的話就是給那些打了雞血的人潑冷水,給那些產生無望情緒的人理性分析後給出信心。
不能盲目的狂妄自大,也不能盲目的自暴自棄。
有時候人容易走兩個極端的,一旦有點成績就容易走上唯我獨尊的極端,一旦經曆挫折就會生出躺平任人蹂躪的極端。
這時候需要有人理性的平衡這種極端,千萬不能走偏了。
比如韓國就是這樣的,他們的極端走的非常之極端,這還是因為喪失了主權之後需要一種自信來彌補他們的自卑,所以他們成為了宇宙國,製造出一套偽曆史把自己包裝成世界文明起源於韓國的樣子。
“也就是說我們的前路還任重而道遠,但是何導已經為我們趟出了一個希望了,所以希望中國電影繼續在何導的帶領下再創輝煌。”主持人對何方的話總結道。
“好,不驕傲不氣餒,加油,何方!”觀眾群裡有人高聲喊道。
“加油,何方!”
……
這個氣氛很好,所以這次的活動也被互聯網討論的很熱。
“我覺得何方說的很好,彆狂妄自大,也彆自暴自棄,腳踏實地才是出路。沒有何方兩年多前的白手從廢墟中建立初步的工業體係,怎麼可能有如今的《環太平洋》?有些人也不要天天陰陽怪氣的潑冷水,冷水潑的再多也澆不滅做事人的熱情的。”
“我覺得已經很好了,北美首日1060萬美元,全球首日2650萬美元,這明明就是好成績啊,至少《環太平洋》不會虧本還會賺錢了,這樣的成績不好嗎?誰第一部大片就能如此?”
“加油,何方。兩年前他提出搞電影工業化時,我就曾潑過冷水,但是當我在電影院裡看到《環太平洋》後,我很後悔,對於做事的人我們為什麼要潑冷水而不是支持呢?所以,我會支持。”
隻是北美電影票房的首日不怎麼理想,結果鬨得全網還以為《環太平洋》在北美票房失敗了呢,全網在那打氣,這真是弄得何方哭笑不得。
難道說在觀眾的心裡不拿第一就是失敗?
還是國民的患得患失的心態太嚴重了?
可能許多的原因都有吧,反正重點不是去分析國民心態的事了,而是把宣傳做好的事。
在上海去了三家影院路演,剩下的是當地的媒體采訪,以及帶著好萊塢明星們感受一下上海的年味。
上海的路演完成這賓,已經是大年二十九了,所以去廣州感受一下年味較重的除夕是比較合適的。
因為南方的年味相較於北方的年味更重,活動更多,南方的保留的傳統項目比較多。
光是迎春花市、醒獅舞龍這樣的傳統就讓年味更盛,再加上潮汕英歌舞,那是真的很有味道的。
所以,到了廣州之後興奮的好萊塢明星們非不睡覺要去逛花街,在廣州的BJ路,珠江邊一帶很是熱鬨,關鍵是還有花船,張燈結彩的很是熱鬨。
“哇喔,這個感覺不一樣。”經過了偽裝之後的眾人驚歎連連。
不要說幾個老外,就是幾個中方主創也沒感受過,吳京說他在香港有感受到一些,但是內地的沒感受過。
這與北方的味道完全不一樣,甚至跟湖南都不一樣,都沒有這麼濃的味道。
大家玩的很儘興,哪怕是到了淩晨一點多了都沒察覺,要不是陪同的中影南方新乾線的工作人員提醒,還真不想回酒店。
“哇喔,太棒了太棒了,明天我們晚上我們去香港也會這麼熱鬨嗎?”傑森問道。
“當然。”吳京給了答複,他待過所以知道。
在大家熱議的同時,國內上映第二日的票房也出爐了,3909萬,與昨天差不多,大年初一之前的票房都沒啥好說的,關鍵還是等過年。
廣州除了年味比較重,還有一點就是美食是全國的代表,畢竟是粵菜的可是四大菜係之一,中華美食的代表之一。
所以第二天的宣揚有點偷工減料,跑了三家影院,接受了當地三家媒體的采訪,其它時間就是在吃,在玩。
本來這是一個很美妙的除夕日吧,可是偏偏當晚到了香港之後讓人覺得有點作惡。